网状拱桥可应用于公路桥和常规铁路桥梁。高铁桥梁更注重结构的动力行为,动挠度等变形也直接关系到轨道平顺性和行车舒适度。因此,高速铁路桥梁必须具有足够的竖向、横向和扭转刚度。
图12所示为试设计桥梁结构的三维示意和吊杆立面布置。采用下承式全钢拱-梁组合结构,Q345q钢,道砟桥面,跨度128m。拱肋采用提篮形式,倾角9°。拱轴线为圆弧线,矢高21.76m,矢跨比0.17。全桥设置2×46根直径80mm的圆钢吊杆,吊杆下端沿跨径等距分布,倾角在55°~80°之间。
图12 试设计桥的三维示意和吊杆立面布置
截面布置上,两根拱肋和系梁均为箱形截面,其间设置箱形端横梁和T形中间横梁,横梁上布置带倒T形小纵梁的正交异性钢桥面板。主要尺寸见图13,其中拱肋和系梁的截面高度仅取为2m,约为目前国内高铁同等跨度钢系杆拱桥对应构件尺寸的60%。
图13 试设计桥的构件截面及尺寸图(单位:mm)
基于《高速铁路设计规范》(TB 10621-2014),采用Midas/Civil软件建模,按ZK活载和13种荷载组合进行了静力分析和验算,结构的变形、应力和应力幅等各项指标均小于规范限值。采用Midas/Civil软件及西南交通大学桥梁结构动力分析软件BDAP建模,进行了动力行为分析和验算,结构的自振频率、车桥耦合分析的各项指标(跨中竖横向振动位移和加速度,车辆的脱轨系数、减载率、横向力、竖横向加速度、舒适度等)均满足规范限值。
对比了国内某客专线某钢系杆拱桥(采用刚性竖吊杆,跨度128m)的用钢量。结果表明,采用网状拱桥方案可节省钢材约22%,达600余吨。
尽管还可进一步优化,上述试设计结果已表明网状拱桥具有应用于高铁桥梁的可观潜力。
系杆拱桥的发展,已逾一个半世纪。纵观其发展脉络,可看到桥梁工程师为追求结构更合理、材料更节省、造型更美观的目标而付出的持续努力。
网状拱脱胎于尼尔森拱,具有受力性能好、结构刚度大、节省材料、轻盈美观等优点,这得益于网状拱桥的力学行为可通过网状吊杆加以改进或优化。
网状拱桥不仅可用于公路和铁路桥,也有潜力在高铁桥梁领域内一试身手。
网状拱桥并不是新鲜事物,过去建造得不多,可能受到传统稳妥设计理念的一定制约;近20年来建造得较多,得益于桥梁工程在材料、设计、施工等方面的进步,也表现出桥梁工程师追求轻盈美观拱桥形式的热情。
(作者注:本文根据微信文章《亚东桥话20:什么是网状吊杆拱桥?》修订而成,编写过程中参考了诸多文献资料,不一一列出,在此一并致谢!)
本文刊载 / 《桥梁》杂志
2021年 第5期 总第103期
作者 / 李亚东
作者单位 / 西南交通大学
编辑 / 陈晨
美编 / 赵雯
责编 / 陈晨
审校 / 李天颖 裴小吟 廖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