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以史为鉴
1.4.1 桥梁检测不应流于形式,应特别重视索体系专项检测
南方澳大桥例行检查制度并没有执行到位,台湾省的桥梁定期检查周期为2年,但桥梁建成后21年间总共只进行了7次定期检查,定期检查周期明显不满足规范要求,大桥垮塌前距离最近一次定期检查时间间隔为3年7个月。
另外南方澳大桥检查流于形式,深度不足。所进行的7次定期检查中,仅2009年进入过箱梁内部检查,但没有下锚头的检查内容及记录。其余6次都没有进入箱内检查,根本没有发现下锚头积水及锈蚀的严重安全隐患及病害。
南方澳大桥最后一次定期检查中,在没对箱梁内的下锚头及附近吊杆进行检查、根本不掌握其状况的情况下,吊杆的等级还评定为1类,即良好。
1.4.2 对存在的病害或设计缺陷应重点关注和及时维修改造
尽管检测人员现场没有看到直接的积水、锈蚀病害,但本应从桥梁设计等方面意识到可能存在的问题。
南方澳大桥下锚头采用少见的短套箱而非深入桥面钢梁的套管,也没有减振设计,套箱与桥面钢梁连接处容易松脱;金属短套箱与吊杆之间仅用密封胶封缝,容易老化脱落。本可以预见的上述两防水部位封水措施一旦失效,桥面雨水都就会下渗,带来耐久性与安全性问题,但并没有引起相关人员的重视。
同时南方澳大桥下锚头锚箱没有设置泄水孔,雨水下渗后无法排出而变为集水箱,下锚头与钢绞线长时间处于含有氯盐成分的积水环境中,从而造成积水线附近钢绞线严重锈蚀,并最终锈断。
新光大桥于2004 年1 月开始施工,2006年9月底主桥完工。主桥为(177+428+177)m 三跨连续刚构-钢桁架拱桥,全长1083.20m。主桥拱肋为平行拱,全桥共设置114 根吊杆,边跨吊杆间距为8.0m,主跨吊杆间距为12.0m。大桥主跨由钢横梁、钢纵梁、钢筋混凝土桥面板组成,为半漂浮式桥面结构体系。边跨桥面横梁为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纵梁为钢筋混凝土结构。
2.2 专项检测及评估情况
2.2.1 索杆系统外观情况
全桥共114根吊杆,其中主跨54根,每个边跨30根。吊杆存在大量PE老化、破损及渗油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