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于二战后昂贵的钢铁价格,当时的造桥理念是以轻巧为宜,尽可能地节约材质,使结构的承重能力达到极限状态。于是,I-35W大桥就和那一时期建造的很多钢桥一样,没有"冗余"保护。由此也埋下了一个重大隐患:只要结构中哪怕某一个极小的部分出了问题,都会导致整个系统的坍塌。
教训与行动
根据联邦公路总署公布的数据,当时与I-35W设计结构类似的桥梁多达756座。
坍塌事故发生的第二天,交通部秘书长彼特斯立即向各州下达紧急通知,要求对全国所有和I-35W设计结构相似的大桥进行"彻底全面"的检查。在严峻的形势下,加利福尼亚州交通局紧急招回正在休假的检查人员,对州内69座钢桁梁桥进行大检查。在密苏里州,当地有关人员立刻关闭了位于圣·路易郡郊区的一座九十多岁的大桥。
为了弄清桥梁是否存在先天性设计问题及这种问题是否具有普遍性,联合调查组建议各州全面检查了700座结构相同的桥梁,并最终发现了桁架结构连接中的一个重大隐患;该重大隐患被确认后,当局要求对同类桥梁进行全面补救,并要求认真调查研究,为何如此明显的漏洞,在各地累计不下40次的全面检查中竟次次蒙混过关。
在随后的这几年中,美国的桥梁专家、金属学和建筑学专家都大忙特忙。由于不断对检验出问题的桥梁进行修整,建筑公司也人手紧张。这几年差不多媒体报道交通堵塞的严重路段,都有老桥因为施工停驶或半关闭。
重建
2007年11月1日,新的跨河大桥正式动工兴建。新桥依然是钢筋混凝土的桁架式桥,桥体的强力和弹力都超过了旧桥。新桥高为37米,宽55米,桥下主航道限高21米,设计寿命为一百年。
新桥在设计时,吸取了上世纪60年代普遍存在的桥梁加固材料使用不足的教训,而且依照国家运输安全委员会专家的建议,对所有数据反复核实,增加了保险系数。桥上还安装了323个传感器,将随时测试整桥不同部位的动态、压力和温度,所得数据都将送到明尼苏达大学,由专业人员进行分析研究。这些传感器不仅仅能跟踪记录,以备桥梁养护之需,而且在明尼苏达州严寒的冬日里,它们还可以监测天气状况,并自动启动桥上的防结冰系统,以防路面结冰。新桥堪称美国最"智能"的一座桥。
纪念公园
2011年8月1日,事故四年之后,在离新桥不远的地方,建立了倒塌事故的纪念公园,纪念这次事故。纪念碑上这样写着:
Our lives are not only defined by what happens,but by how we act in the face of it,not only by what life brings us,but by what we bring to life.Selfless actions and compassion create enduring community out of tragic events.
2012年6月30日,在明尼阿波利斯市消防名人堂和博物馆里,举办了名为《81分钟:大桥坍塌以后发生的事情》的专题展览,用图片、文字、访谈和纪录片等多种形式,回顾了事故后数天里,该市管理者和民众应急及救死扶伤的过程。
转自:悍马加固,侵权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