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监测网

标题: 柞水桥垮塌事故原因简析 [打印本页]

作者: 黑暗中漫舞    时间: 2025-2-10 09:51
标题: 柞水桥垮塌事故原因简析
根据搜索结果,陕西柞水丹宁高速严坪村二号桥垮塌事故发生于2024年7月19日,由暴雨引发的山洪直接触发,但事故背后涉及多方面的潜在原因,以下是综合分析:

一、直接诱因:极端天气与山洪冲击
极端降雨与山洪暴发
事发当天,柞水县气象台曾发布暴雨橙色预警,预计3小时内降雨量达60毫米以上。实际降雨引发山洪,金钱河水位陡涨陡落,形成巨大水流冲击力,导致桥梁垮塌段(约40米)被冲毁612。
幸存者描述,洪水裹挟树木、油罐车等杂物,形成破坏力极强的激流,桥墩及桥面结构在短时间内承受巨大压力6。

洪水对桥梁结构的直接破坏
洪水不仅导致桥墩基础被冲刷,还可能因流水压力对桥体产生横向推力。根据《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极端洪水可能引发桥墩剪切破坏或上部结构滑移。事故后航拍显示,桥梁南侧堤岸存在滑坡痕迹,推测山洪冲刷导致桥墩周围土体流失,最终引发结构失稳12。

二、结构设计与施工缺陷
桥墩基础抗冲刷能力不足
严坪村二号桥为桩柱式桥墩结构,建成仅6年(2018年通车)。岩土工程专家指出,桩柱式桥墩在长期冲刷下易出现基础裸露,但此次事故中8号桥墩的快速损毁表明设计可能未充分考虑极端水文条件。例如,桥墩阻水面积或形状系数未适应山区河流的洪水特性612。

桥梁与河流走向的匹配问题
桥梁走向与金钱河水流方向一致,导致桥墩长期承受顺流方向的冲击力。若设计中未合理分配车辆制动力与流水压力的组合效应,可能加剧结构疲劳12。

三、地质与周边环境影响
滑坡与土体稳定性
航拍画面显示桥侧堤岸存在明显滑坡痕迹。山洪可能冲刷桥墩周边土体,导致滑坡并进一步破坏桥墩基础。此类地质灾害在山区桥梁事故中较为常见,需在设计阶段进行更严格的地质风险评估12。

河道淤积与桥墩防护不足
金钱河为山区河流,洪水携带大量泥沙和杂物。垮塌后救援中发现河道内有大量树木、石块堆积,可能长期影响桥墩周围水流形态,加剧局部冲刷612。

四、管理与维护漏洞
汛期监测与预警滞后
尽管气象部门提前发布预警,但桥梁养护单位未能在汛期加强对桥墩和桥面的实时监测。例如,未及时排查桥墩基础冲刷情况或加固周围防护设施6。

工程监管与验收争议
丹宁高速为“省市共建”项目,总投资61.4亿元,但建成时间较短即发生事故,引发对施工质量与验收程序的质疑。例如,事故桥段(2018年建成)是否在设计中充分纳入山区洪水风险因素尚需进一步调查12。

五、类似事故的警示
此次事故与近年其他桥梁垮塌事件(如广东梅大高速塌陷、广州沥心沙大桥撞击事故)存在共性,包括极端天气诱因、结构设计缺陷及监管疏漏。专家建议,未来需重点加强桥梁水下基础检测、周边地质环境动态监测,并完善极端气候下的应急预案612。

结论
柞水桥梁垮塌是多重因素叠加的结果:极端天气是直接诱因,但桥梁设计抗灾能力不足、地质风险评估不充分、施工质量或监管疏漏等问题亦不容忽视。事故暴露了山区高速公路在应对突发自然灾害时的脆弱性,需从技术、管理和政策层面系统性改进。






欢迎光临 52监测网 (http://bbs.52jiance.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