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监测网

标题: 综合地灾监测应选取的监测因素 [打印本页]

作者: 黑暗中漫舞    时间: 4 天前
标题: 综合地灾监测应选取的监测因素
综合地质灾害(地灾)监测需要根据具体的地质条件、灾害类型和监测目标,选取关键的监测因素。以下是常见的监测因素:
1. 地质环境因素
地质构造:断层、褶皱、节理等。
岩土类型:岩石种类(如砂岩、泥岩等)、土层性质(如黏土、砂土等)。
风化程度:岩土体的风化程度对边坡稳定性有重要影响。
地形地貌:山体坡度、沟谷分布、地形高差等。
2. 气象因素
降雨量:强降雨是诱发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主要因素。
温度:温度变化可能导致岩土体膨胀或收缩,影响稳定性。
风速:极端风速可能对边坡稳定性造成影响。
降雪量:积雪融化可能增加地表径流,诱发灾害。
3. 变形监测因素
位移:边坡或山体的水平或垂直位移,可通过GNSS、激光雷达、拉线位移计等监测。
裂缝:边坡或山体裂缝的宽度、深度和扩展速度。
倾斜:边坡或建筑物的倾斜程度。
沉降:地面沉降或塌陷。
4. 地下水因素
地下水位:地下水的水位变化可能影响边坡稳定性。
渗流: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渗流情况。
渗透压力:地下水对岩土体的渗透压力。
5. 振动与应力因素
振动:施工机械、交通或地震引起的振动对边坡的影响。
应力变化:岩土体内部的应力变化,可通过应力计监测。
6. 视频与图像监测
实时视频监控:监测边坡或山体的动态变化。
图像识别:通过图像分析裂缝、位移等变化。
7. 其他辅助因素
土壤含水量:土壤水分变化可能影响边坡稳定性。
气体监测:如二氧化碳浓度,可能反映岩土体的活跃状态。
地声与微震:滑坡或塌方前可能伴随地声或微震信号。
总结
综合地质灾害监测应根据具体场景选择监测因素,通常以位移、裂缝、地下水位、降雨量等为核心监测指标。同时,结合气象、振动、视频等多种手段,形成多维度的监测网络,提升监测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欢迎光临 52监测网 (http://bbs.52jiance.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