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账户
52监测网

安全监测行业网站

亲爱的游客,欢迎!

已有账号,请

如尚未注册?

[技术&资料] 关于隧道衬砌设计的探讨分析

[复制链接]
305 0
123lzw123 发表于 2017-7-30 19:13:00 | 只看该作者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一分钟快速注册,登录后可查看、下载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设计院在衬砌设计还是采用荷载结构模式,地层结构模式按照设计规范,仅是做为一种辅助方法,在软软破碎围岩、特殊地质条件下大跨隧道施工设计时,由于缺少施工经验,仅做为一种检算手段用于检算,由于围岩的各向异性加上结构面、地下水等一些不确定性因素,实际上地层结构模式计算结果与实际还是有一定差距,不过结构受力、变形规律是可供设计参考的。

    但是隧道设计规范上推荐的是工程类比的方法,关于结构设计时总得有个依据,不能说我在那个地方做过一个隧道,跨度地质情况差不多,然后就比着这个做,这样感觉是对工程的不负责任。我们不能说地下工程复杂、围岩参数地质情况不容易掌握,就把所有的问题都用工程类比法来回避。

    再说一下软件的问题,有限元软件是很好的东西,能计算的特别精确,前提条件是参数输入和模型是正确的,但是是围岩参数能取准吗,地层模型能建准吗,裂隙、节理、地下水能模拟准确吗,现在的计算很大程度上是估算,很难算清楚。但是做为工程技术人员,很难接受这种模糊的设计方法。没有数据和科学的依据去做设计是危险的。

    设计的时候也是这样做的,先用同济曙光采用地层结构法模拟开挖过程,对喷锚支护及开挖方法进行分析,选择一个合适的开挖顺序,然后用荷载结构法计算初衬的变形, 和二衬的承载能力和裂缝宽度

    设计段也就计算这么多了,地层结构法计算时也是根据规范取的参数,由于地质勘察报告比较简略没法参考,荷栽结构法计算时依据规范的荷载计算方法,然后根据围岩类别初衬和二衬分别承担一部分计算。

    隧道设计过程中初支和二衬的设计侧重点应有所不同。初支因其自身组成结构的复杂性(锚杆、喷砼、预加固岩体等共同组成的复合结构),若采用有限元进行地层结构法计算,一方面难以模拟实际的岩体材料,另一方面也难以准确模拟锚杆与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目前主要采用节点耦合算法),最终计算出来的结果只能来进行定性分析,正如前面几位朋友提到的,可以用作为隧道的开挖方法提供一定的参考。初支的设计还是要以工程类比为主,最好多与有经验的专家沟通,合理确定初支参数。二衬为模筑结构,其受力相对比较明确,可采用荷载结构法来计算结构的受力和配筋。

收藏
收藏0
分享
分享
分享
淘帖0
支持
支持0
反对
反对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0

粉丝1

帖子1359

发布主题
推荐阅读
关注我们
自动化监测技术交流

客服电话:010-62978778

客服邮箱:support@anxinjoy.com

周一至周五 8:30-17:30

地址:北京海淀区金隅嘉华大厦c座1005

Powered by Discuz! X3.2@ 2001-2013 Comsenz Inc. 京ICP备16000992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3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