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账户
52监测网

安全监测行业网站

亲爱的游客,欢迎!

已有账号,请

如尚未注册?

[自动化监测] 自动化监测系统实施后如何进行维护

[复制链接]
152 0
迷米Luz 发表于 2023-6-12 08:12:40 | 只看该作者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一分钟快速注册,登录后可查看、下载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自动化监测系统(Automated Monitoring System,AMS)是一种能够自动采集、存储、分析和反馈一定类型数据的大型计算机系统。它主要用于监测工业生产流程、天气预报、水文水资源、环境保护等领域。自动化监测系统的实施需要系统和资源的投入,尤其是硬件设备、软件开发和人员培训等方面,一旦实施完成,就需要对系统进行持续的维护和更新,以保持其稳定性、可靠性和可使用性。本文将详细介绍如何对自动化监测系统进行维护。


I. 硬件维护

自动化监测系统的硬件包括:服务器、传感器、接收器、电缆等等。硬件设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直接关系到数据的捕捉精准度、采集率、及时反馈度。如果硬件设备出现故障,将会导致系统出错,出现数据丢失问题,甚至系统瘫痪。因此,对于硬件设备维护是至关重要的。

1. 定期检查硬件设备是否正常运行

每月对于硬件设备进行一次检查,检查包含但不限于:

(1)收集服务器硬件性能指标数据,通过硬件性能监视器进行监测。

(2)检查传感器接收器等设备是否运行正常,连接是否正常并且电源是否通电。

(3)探测设备的天线状况和天线朝向,确保设备能够接收到总体信号。

(4)确认电缆和接口的连接,是否出现断电,松动,脱落,短路以及其他故障。

2. 确保所有设备的电源、电缆、连接器、天线等都能正常工作

(1)确认动力连通器处于好的状态。

(2)定位和解决所有电源问题,如过电流保护装置是否故障、电缆是否过载等。

(3)检查所有电源电缆的连接,定期使用防护器对电源电缆加以保护。

(4)监视电缆和接口的状态,它们应该保持干燥、无腐蚀和无锈蚀等状态。

3. 在设备周围保持清洁

自动化监测系统的设备通常独立放置,因此在设备周围要保持整洁、无积物和无尘埃侵入。清洁应该定期进行,以确保设备不被污染或影响其运作。


II. 软件维护

AMS的软件是由计算机程序组成,它负责控制硬件设备、管理数据,并提供数据复杂处理的结果。为了确保系统高效运行,保证程序正确性和编码实践良好,就要定期进行软件维护。

1. 对监测系统的软件进行定期更新、升级

(1)自动更新设置

每月定时释放软件更新补丁,并将自动更新设置成开启。在更新期间,确保系统运行正常,更新日志应该做好记录,以便后期反馈与检查。

(2)查找更新

如果更新失败,应该及时查找更新原因和解决问题。 安装新版本的软件是否会引起与其他程序的不兼容性,是否与现有数据发生冲突。在执行更新之前可能需要先执行一些测试来确保新版本的软件不会影响原来的监测数据采集和数据分析。

2. 修复漏洞和改善性能

(1)定期进行漏洞修复

定期漏洞修复是确保监测系统运行安全、保障用户隐私以及避免系统在攻击和数据泄漏等方面承受损失的重要手段。如少数不可避免的安全漏洞发生,系统或新的更新可以避免它们的利用或危害扩散。同时,还应该维护一个固定的漏洞数据库,便于在以后处理类似的问题。

(2)改善系统性能

监测系统对处理大量的数据和计算资源非常敏感,为了提高系统的运行速度,监测系统的硬件性能和软件性能都要得到提升。对系统进行优化可以改进监测数据的采集、处理和分析。例如,优化关键部分的代码、增加系统内存等手段,可以明显改善系统的性能。

3. 数据备份

对于自动化监测系统用户数据的重要性,数据备份也是至关重要的。每日备份是很有必要的,以确保备份数据的及时性。备份服务器的位置,应该与系统备份数据不同,确保数据的可用性,并且对于备份数据的存储空间也应该进行定期清理。

备份数据应包括原始监测数据和处理过的数据,系统配置信息及用户设置等。备份数据库应存放于与主服务器不同的设备或位置上,备份过程应采用安全加密技术,确保备份数据的机密性和安全性。

4. 监测数据验证

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和有效性,对于保证监测系统的有效性和用户满意度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监测数据的验证,应该定期进行检查和验证。例如,检查监测设备的数据是否异常,采集数据的频率是否正常,数据是否有遗漏和丢失情况等。监测数据验证中,目的是发现错误或不准确的信息,并为业务提供基础数据加以治理。

5. 监测系统日志审查

对于监测系统的日志进行定期审查,以检查系统运行异常、未授权访问、数据泄漏等问题,并记录用户的操作信息。监测数据审计的时候要注意根据不同的用户和系统模块,结合数据的类别、审核条款及其他相关信息,对监测数据进行全面的审计分析,以提高数据的准确性及数据采集的透明性。


III. 用户培训和技术支持

监测系统的用户培训和技术支持是非常重要的,这将有助于用户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使用系统的方法和技能。可以定期进行用户培训,包括系统功能、数据分析、系统维护等方面的教学。同时,需要建立一个有效的技术支持机制,及时解决用户提出的问题和疑问。一些技术问题能够通过电话等即时通讯解决,而其他的问题可能需要定期远程支持。同时,还需要勤增资料库,提供监测数据收集、数据分析及评估过程的各种文档和视频教程。


IV. 安全保护

系统安全是保证信息准确性、完整性、保密性以及可控性的重要保障措施。然而,随着人工智能和物联网等技术的发展,自动化监测系统也面临着越来越复杂和多样化的威胁和安全风险。因此,在维护AMS的过程中,必须注意系统安全问题,采取适当的措施,确保系统保持高度安全和稳定性。

1. 数据加密

数据加密是保护数据安全和隐私的基本措施。自动化监测系统的敏感数据应该采用符合标准加密方法加密,例如HTTPS、TLS、IPSec等。此外,在传输过程中,也要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不可篡改性。

2. 安全访问控制

安全访问控制是防止非法用户访问监测系统的一种有效手段。在维护AMS的过程中,需要建立一套有关权限管理的系统,确保只有授权人员才能够访问系统,并对访问行为进行监控和记录。

3. 漏洞修补

如前所述,监测系统定期进行漏洞修补,是确保系统安全的关键之一。在漏洞被发现后,需要立即对其进行修补,避免被黑客攻击或利用。

4. 安全策略

制定安全策略是确保系统安全的重要手段。公司应制定相应的安全策略,包括对系统的访问控制、密码策略、数据备份和恢复策略等。同时,还应制定应急预案,对可能出现的监测数据泄漏、系统瘫痪等情况进行预判和应对。

5. 定期系统安全评估

对自动化监测系统进行定期的安全评估,可以帮助发现和解决安全隐患,提高系统的安全性和鲁棒性。安全评估应针对系统涉及的技术和数据资产进行,包括硬件设备、软件应用、网络连接等。


总之,自动化监测系统的维护是系统运行稳定的重要保障,需要对硬件设备、软件情况、数据质量、用户培训和技术支持、安全策略等多方面进行管理。采取适当的维护措施和安全策略可以保证监测数据的质量,提高用户的满意度,减轻监测系统的维护负担和安全隐患。


收藏
收藏0
分享
分享
分享
淘帖0
支持
支持0
反对
反对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0

粉丝3

帖子79

发布主题
推荐阅读
关注我们
自动化监测技术交流

客服电话:010-62978778

客服邮箱:support@anxinjoy.com

周一至周五 8:30-17:30

地址:北京海淀区金隅嘉华大厦c座1005

Powered by Discuz! X3.2@ 2001-2013 Comsenz Inc. 京ICP备16000992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3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