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文物建筑作为中华优秀文化传承的物质实体,是优秀文化传承中的“参与者”与“见证者”。我国建筑遗产数量多,类型多样。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总计5058处,其中列入古建筑2162处、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943处,建筑类文物占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总量的61.39%。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76万余处文物点中,建筑类约26万余处,占总量的34.21%。可见,在我国不可移动文物中,地面建筑占比高,类型丰富,与公众也最接近。
建筑遗产作为可利用的资产,以及旅游产业的重要部分,被世界各国认同和重视。无论是北京的长城、巴黎的卢浮宫、埃及的金字塔,每年接待的游客都以百万甚至千万计。2014年巴黎卢浮宫博物馆共接待参观者930万人次,2018年八达岭长城接待游客1000万余人次,最高峰日游客量达9万人。建筑遗产比古遗址更容易使公众得到直接的感受,有更强的观赏性和相对清晰的文化可读性,其在当今社会中的文化传承作用不言而喻。
为更好地发挥文物建筑的资源价值,近些年,各级政府、文物部门在文物建筑的修缮保护、活化利用、管理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精品案例层出不穷,取得显著成效。2019年以来,在科技部的大力支持下,国家文物局提出“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专题任务,先后启动了36个项目。来自全国文博机构、高校、科研院所的200多个科研团队,在中华文明探源研究、文化遗产风险监测与防控体系构建等领域取得了多项成果和技术突破,推动了我国文物建设保护领域的科技进步。
在这支精英团队中,有一个人为此次项目的顺利推进贡献了“汗马功劳”,他就是刘玮。今天,就让我们跟随在仿古建筑现代化修复、设计、施工都有着突出成就的专家刘玮的脚步,近距离揭秘他是如何利用先进的科技手段、巧妙的施工搭建方式让文物古建重焕生机。刘玮就任于北京建筑业龙头企业-北京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担任仿古建筑现代化指导总监,曾带领企业多次获得北京市工程建设质量管理小组I类成果,个人也多次拿下“草原杯”工程质量奖。据古建筑现代化修复专家刘玮介绍,项目第五阶段(2020—2024年)开展以来,项目组不同团队持续围绕襄汾陶寺,陕西神木石峁、延安芦山峁,河南新密新砦、江苏常州寺墩等遗址,开展系统的文物古建修复工作,都取得了重大进展。
刘玮向我们展示了古建修复面对的最为主要的困难,“待修缮古建筑一般所处地理环境较为偏远,对于施工操作器材要求高,同时古建筑年久失修,施工精度误差要小于0.15mm,否则会导致原有建筑的磨损。”这小小的缝隙看似不起眼,却难倒了一大批建筑修复专家,不过好在刘玮发明的“一种古建青瓦砖雕快速减少缝隙V1.0”装置的问世,解决了专家团的燃眉之急。刘玮表示“正是因为在古建建筑施工设计领域的长期扎根,才让我意识到这些建筑方面的细节方面存在这么多问题,这让我如芒在背。问题虽小,但是一天没有得到解决,古建筑的修复无论草图和构思多么理想化、精细化,都是空中楼阁。如何把各位同仁脑海中精美绝伦的古迹修复方案切真落实下来,这是我应当做的本分,也是我后续不断需要精进的方向。”
以刘玮所研发的“一种古建青瓦砖雕快速减少缝隙V1.0”装置为例,此装置配备了高精度激光扫描仪,可以在数秒内快速扫描古建筑的砖瓦表面,精确测量每个缝隙的宽度和深度。通过扫描数据,装置会自动生成一份精确的三维建筑模型,包括所有砖瓦的尺寸和缝隙的准确位置。这将为后续的修复工作提供关键的参考点。装置搭载了一个自动填充系统,可以根据建筑模型中的测量数据,精确计算所需填充物的数量和材料。然后会将填充物均匀地注入每个缝隙,确保填充物完全填满缝隙,无需额外的修整。此外还配备了高精度机械臂,可以在缝隙狭窄的情况下进行操作。这个机械臂根据建筑模型的指导,以精度误差小于0.15mm的方式进行施工,确保填充物的准确性和稳定性。为了确保施工的准确性,装置还有实时监控系统的功能,可以实时监测填充物的流量和位置。如果出现任何偏差,装置会自动进行微调,以确保满足高精度的施工标准。由于装置的高效性和自动化,古建筑的修复速度大大加快,大幅减少了修复工程的时间和人力成本。专家们可以更快地完成修复工作,从而减少了原有建筑的磨损和风险。最为创新的部分就是装置的定制化功能,装置可以根据不同古建筑的特点进行定制,以适应各种尺寸和形状的缝隙,确保在不同的修复项目中都能发挥作用,还能够自动上传过往施工数据,通过智能运算,为后续的施工提供更加优质的方案。
刘玮表示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科学水平也正在不断进步,他也不断尝试运用新技术、新材料逐渐献身于文物修复及古建筑修复领域。古迹修复方案的落实离不开前沿技术、新型材料、高端设备的合理应用,在很大程度上这些技术解决了一批古建筑保护与发展的相关问题。刘玮日近年来也尝试应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BIM技术、倾斜摄影技术、GIS技术等先进技术手段,适当应用在古建筑修复的实践中。通过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倾斜摄影技术可以获取古建筑较为准确的几何信息,完成数据采集,生成点云模型;之后再在此基础上建立BIM模型,输出二维图纸,为古建筑的保护与修缮提供更好的解决方案;最后,通过GIS技术建立数据库,进行古建筑各项档案数据的储存、管理与保护,便于查阅。新型技术其实早已问世,但是掌握各项技术的熟练应用以及正确操作的人屈指可数,刘玮相信通过自己在古建修复领域的成功范例,将数字化技术逐步渗透到古建筑修复的每一个环节,将会为古建筑修复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变革。
谈及新技术的应用为古建筑行业带来的变革,刘玮表现出了肯定的态度:“新技术确实是推动了效率的提升,以前是靠纯人工来做的事情,现在运用智能化工具进行分析、测算和施工指导,“一种古建青瓦砖雕快速减少缝隙V1.0”装置就是最好的例证,我也会在后续持续进行创新研发,希望可以有更多智能建筑设备问世,为古建筑现代化发展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刘玮对于未来充满了信心,“我最近还在研究古代建筑与现代化施工融合的可能性,选用更加环保、应用周期长、对原建筑损害少的材料,让古建筑更加合理美观的同时,如何让古建筑的古韵精华赋能现代化建筑施工也是我在不断研究的课题。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仅用于个人交流学习,如有侵权可联系删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