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账户
52监测网

安全监测行业网站

亲爱的游客,欢迎!

已有账号,请

如尚未注册?

[技术&资料] 深部位移监测技术在滑坡勘查中的应用

[复制链接]
7 0
张女士 发表于 昨天 08:59 | 只看该作者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一分钟快速注册,登录后可查看、下载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2018年10月,贵州省某山体斜坡发生变形,诱发滑坡。该滑坡为老滑坡堆积体局部复活,老滑坡整体处于稳定状态,复活滑坡位于老滑坡前缘,纵长约为175m,东西向宽约为150m,主滑向为340°,平面呈舌形,厚度为10―12m,体积约为30万m3,属于中型推移式堆积层滑坡。滑坡后缘威胁村庄及成品油输送管线,滑坡失稳危害极大。
    1、地质环境条件
    1.l 地形地貌
    滑坡区总体地貌为侵蚀低中山,山体呈东西走向,受区域构造及岩层的走向控制,二者具有很强的相关性:地形起伏较大,整个斜坡高程为1300―1750m,总体高差为450m,总体地形坡度为10°―25°。
    1.2 地层岩性
    经钻探揭露及工程地质凋绘,场地自上而下出露的地层为耕植土、第四系(Q4)残坡积土、老滑坡堆积层,二叠系上统宣威组(P3x)灰至深灰色薄至中厚层状砂质泥岩,二叠系峨眉山组(P3em)玄武岩。
    1.3 水文地质特征
根据赋存特征及水理性质,地下水分为基岩裂隙水和松散堆积层孔隙水两类。基岩裂隙水足指赋存于泥质粉砂岩、泥岩、玄武岩组的裂隙水,受地形、岩性、构造的控制,滑坡区地形为斜坡状,有利于地表水顺坡径流和排泄,致使基岩富水性弱,地下水补给渗入条件差。松散堆积层孔隙水分布在堆积体内,其含水介质由黄褐色含碎石粉质黏土、粉质黏土、粉土和碎石组成,其孔隙连通性和渗透性较好。
    2、深部位移监测
    2.1 深部位移监测原理
本次勘查采用钻孔测斜的方式对滑坡深部位移进行监测。钻孔测斜是通过预先埋设的测斜管变形来反映地层的变形,测斜管的变形则通过可垂直活动的测斜管探头测量。观测时,测斜管探头通过滑轮装置与测斜管管槽由钻孔底部向上移动,仪器通过两支受力平衡的加速度计测量所在位置的倾斜度,每隔0.5―1.0m记录一次角度数据。将角度数据转换成侧向位移,与初始观测数据对比,将多次测斜数据曲线叠加,可以判断测斜管变形方向、深度、位移量和变形速率等参数,从而达到监测地层深部位移的效果。
    2.2 监测设备安装及测试
    深部位移监测设备由测斜管和测斜仪两部分组成。测斜工作开始前,要先埋设测斜管。测斜管一般为ABS(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工程管,管径为70mm,带有十字卡槽,长度一般为2m,通过接头拼接。钻孔需要钻入基岩层0.5m以上,或者稳定土层2m以上,孔径一般不低于110mm。钻孔与测斜管外壁的空隙采用水泥砂浆填实,当测孔深度较大时,要分段灌注,测斜管的安装必须保证测斜仪能够沿卡槽顺畅滑动,同时卡槽方向必须与测量方向(滑坡的滑向)一致,以便最大程度地测得位移变化。
    深部位移监测需要进行多次重复测量,以初次测得的稳定值为基础值,与后期测值对比,反映不同深度地层的位移情况。测量时,必须保证每个测点均在同一深度,因此起测点一般在孔底往上0.5m处,避免孔内沉渣对后期测点深度造成影响。为提高精度,消除系统测量误差,每次测量需要进行正测与反测,取其测值之差的二分之一作为该测点的测量值。由于勘查区岩土体非均质性较强,仅靠单一的山地工程难以确定滑面的位置,因此本次勘查在滑坡中心轴线位置布置了钻孔测斜点。该剖面为滑坡变形最为严重的区域,前缘场地建设开挖高约12m的边坡,放坡坡比约为1:1。开挖后,坡体发生变形,发育大量下错及拉张裂缝。该剖面共布置3个测斜孔,经过20次测斜曲线叠加,结合地质资料分析,基本可确定滑面位置。
    3、深部位移监测曲线分析
    当测斜管埋置达到要求,测斜操作规范时,钻孔测斜曲线可以相对准确地反映滑坡坡体深部的滑动情况。下面结合以往项目经验,分析钻孔测斜曲线可能存在的几种形态。
    3.1 R形
    R形曲线多在岩质滑坡或者滑面贯通较好的滑坡中出现,曲线出现发散的位置即为滑面所在位置,可较为准确地反映滑坡的变形及滑移情况。经勘查,本次滑坡下部钻孔测斜曲线呈R形,钻孔下部曲线位移小,中上部位移较大,呈发散状,曲线在深度12m的位置发生突变,与开挖临空面高度复合,滑面清晰。钻孔测斜曲线底部位移较小,中部位移变化明显,自下至上逐渐变大。
    3.2 漏斗形
    漏斗形曲线多出现于土质滑坡滑动初期,即蠕动变形。土质滑坡存在多层滑面,滑坡体土层较厚,受地表径流下渗影响,土体自上至下含水量逐渐减少,滑动位移逐渐减小,该类滑坡一般土质较为均匀,滑动早期不会有明显的滑面。经勘查,本次滑坡中部钻孔测斜曲线呈漏斗形,自下至上,曲线位移逐渐变大,开口呈喇叭状,曲线可见多处突变点,开口处曲线突变最为明显。结合地质资料分析,钻孔位置地层为耕植土,下部土层为含碎石粉质黏土,自上至下,碎石含量逐渐减少,密实度逐渐变大,渗透性逐渐变小,土层的差异造成物理力学性质的变化,致使滑坡产生多层滑面,局部滑塌造成顶部位移突变较大。
    3.3 中鼓形
    地表硬化会造成钻孔测斜曲线中间鼓胀突出,呈中鼓形。经勘查,本次滑坡上部钻孔测斜曲线呈中鼓形,曲线下部与上部位移相对较小,中部位移大。结合钻孔取芯资料,该段土层为粉质黏土,曲线下部突变位置为岩土接触面以下约13m处,即滑面所在位置,上部受硬化地面影响,曲线位移受到限制。
    3.4 S形
钻孔测斜曲线呈S形,中间位移小,上部与下部位移大。经分析,主要原因是测斜管埋置施工时管壁与孔壁之间填充不饱满,测斜管在滑坡滑动时发生偏移。S形曲线一般出现在基岩滑坡中,滑动而位于中间,清晰明显。经勘查,本次滑坡未发现S形曲线。
    3.5 钟形
钻孔测斜曲线呈钟形,自孔底至孔口都存在位移变化,位移自下至上逐渐变大。经分析,此类曲线多是测斜管埋藏深度不够造成的,滑面深度大于测斜管底部深度,滑坡滑移带动测斜管发生偏移。经勘查,本次滑坡未发现钟形曲线。
    4、结论
    滑坡深部位移监测是滑坡发生期间查找滑面、监测滑坡水平位移的有效手段,可以与地质资料分析相结合,从而相对准确地查明滑坡的变形机制及发展趋势,为治理方案设计提供可靠的依据。研究表明,滑坡深部位移监测结果主要受钻孔深度、地质情况、地下水情况、测斜管施工等因素的影响,而测斜管施工对钻孔测斜曲线形态的影响较大。

注:摘自《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22年12期

收藏
收藏0
分享
分享
分享
淘帖0
支持
支持0
反对
反对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0

粉丝1

帖子597

发布主题
关注我们
自动化监测技术交流

客服电话:010-62978778

客服邮箱:support@anxinjoy.com

周一至周五 8:30-17:30

地址:北京海淀区金隅嘉华大厦c座1005

Powered by Discuz! X3.2@ 2001-2013 Comsenz Inc. 京ICP备16000992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3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