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幺不语 于 2019-7-29 16:46 编辑
1 地铁监测的目的地铁工程监测可验证设计、施工和环境保护方案的安全性与合理性,优化设计和施工参数,判定并预测工程结构和周边环境的安全状态及发展趋势,为实施信息化施工等提供资料。施工监测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a) 验证工程勘察资料的可靠性 工程勘察为设计和施工提供详细的工程地质资料和技术参数,是工程建设的基础工作。然而,受到勘察时间、勘察设备精确度、人员操作规范性等因素的影响,工程勘察资料的可靠性需要再次检验。施工过程中的工程监测能够检验工程勘察资料的可靠性,防止因工程勘察失误、勘测资料的不足对结构安全和施工安全产生影响。 b) 优化设计方案并提高结构的可靠性 工程监测成果可以通过实测结果与理论值的对比,验证工程设计假设,评估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将监测结果反馈于设计,以便进行设计变更,优化设计方案,从而提高结构的可靠性。同样,借助反分析方法得出的地铁工程设计理论可用于今后类似工程的设计。 c) 防范发生安全生产事故 通过监测可掌握各施工阶段地层与支护结构的动态变化,监测异常荷载和结构的过大反应,把握施工过程中监测对象的安全状态。如果有潜在工程安全问题,工程监测能及时发现危险的先兆,促使施工方采取必要的工程措施,避免工程破坏事故和环境事故的发生。此外,当出现一些不可抗力而引起的工程事故或者意外时,可以通过勘察资料界定责任。 d) 提高施工管理决策的科学性 工程监测的结果可指导现场施工,对施工方法进行适用性评价,可确定和优化施工方案与参数,提高施工管理决策的科学性,进行信息化施工、并为新施工方法、技术提供可靠的时间资料和科学依据。此外,工程监测可掌握地表下沉和工程周边环境的变化,确保道路顺畅,保证地面、地下建(构)筑物、地下管线、既有交通线等的安全使用。 e) 为类似工程的设计、施工提供参考资料 工程监测可以为快速发展中的地铁工程设计和施工积累大量资料,提高工程建设的信息化水平,为理论研究提供可靠的数据信息,也可为今后类似工程的设计、施工提供对比依据。 2 工程监测的地位地铁工程施工过程中经常发生支护结构垮塌、周围岩土体坍塌以及建(构)筑物、地下管线等周边环境对象的过大变形或破坏等安全风险事件,因此,在地下工程施工过程中开展工程监测工作,对安全风险事件的预防、预报和控制安全风险事件的发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针对近年来地铁工程建设过程中安全事故不断出现的现象建设主管部门提出了加强工程监测工作的相关要求,主要有: a) 《关于加强地铁建设安全管理工作的紧急通知》(建质电(2006)4号)要求,地铁工程施工期间,要积极采用先进科学手段加强对沿途管线的监测,除了施工单位的监测,还要委托独立第三方进行监测。 b) 《关于进一步加强地铁建设安全管理工作的紧急通知》(建质电(2008)118号)要求,施工单位加强对相邻建(构)筑物、道路等沉降和位移情况的监测。对水文地质条件和周边环境复杂的工程,除施工单位监测外,建设单位应委托独立第三方进行监测,加密监测布点,加大监测频次,充分利用信息网络技术进行远程监控,根据采集信息实行动态评估和预警。 c) “关于印发《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安全质量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建质(2010)5号)要求,建设单位要对工程项目管理负责,对监测等单位进行安全质量履约管理,此外,对工程监测单位安全质量责任进行规定,明确了监测单位对工程项目的安全质量承担监测责任。监测单位主要负责人应当对本单位监测工作全面负责。 这些要求均明确了工程监测的主要作用是为施工过程风险管理提供数据,为工程施工过程风险管理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