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账户
52监测网

安全监测行业网站

亲爱的游客,欢迎!

已有账号,请

如尚未注册?

[其他] 防灾减灾 | 我国主要地质灾害有那些?除了地面塌陷你还...

[复制链接]
97 0
Max 发表于 2023-10-12 08:34:19 | 只看该作者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一分钟快速注册,登录后可查看、下载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一、什么是地质灾害

地质灾害是一个地质学专业术语,是指在自然或者人为因素的作用下形成的,对人类生命财产、环境造成破坏和损失的地质作用(现象)。根据2003年11月19日国务院颁发的《地质灾害防治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94号)规定,地质灾害,通常指由于地质作用引起的人民生命财产损失的灾害.

二、地质灾害的划分
1.按处所进行划分

按致灾地质作用的性质和发生处所进行划分,常见地质灾害共有12类、48种。它们是:

(1)地壳活动灾害,如地震、火山喷发、断层错动等;

(2)斜坡岩土体运动灾害,如崩塌、滑坡、泥石流等;

(3)地面变形灾害,如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地面开裂(地裂缝)等;

(4)矿山与地下工程灾害,如煤层自燃、洞井塌方、冒顶、偏帮、鼓底、岩爆、高温、突水、瓦斯爆炸等;

(5)城市地质灾害,如建筑地基与基坑变形、垃圾堆积等;

(6)河、湖、水库灾害,如塌岸、淤积、渗漏、浸没、溃决等;

(7)海岸带灾害,如海平面升降、海水入侵,海崖侵蚀、海港淤积、风暴潮等;

(8)海洋地质灾害,如水下滑坡、潮流沙坝、浅层气害等;

(9)特殊岩土灾害,如黄土湿陷、膨胀土胀缩、冻土冻融、沙土液化、淤泥触变化、淤泥触变等;

(10)土地退化灾害,如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盐碱化、潜育化、沼泽化等;

(11)水土污染与地球化学异常灾害,如地下水质污染、农田土地污染、地方病等;

(12)水源枯竭灾害,如河水漏失、泉水干涸、地下含水层疏干(地下水位超常下降)等。

2.按动力因素进行划分

致灾地质作用都是在一定的动力诱发(破坏)下发生的。诱发动力有的是天然的,有的是人为的,据此,地质灾害也可按动力成因概分为自然地质灾害和人为地质灾害两大类。由降雨、融雪、地震等因素诱发的称为自然地质灾害,由工程开挖、堆载、爆破、弃土等引发的称为人为地质灾害。

三、我国常见地质灾害

我国领土辽阔、人口众多、气候多变,地形、地貌和地质条件复杂,而且火山作用、岩浆与地壳断裂活动分布普遍,所以地质灾害的类型多、分布广、频度高、损失也巨大,是地质灾害多发国家,其中地震是最主要、危害最大的地质灾害,有史料记载的地震不仅次数频繁,且多发强震。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在我国也频发,是除地震外最严重的地质灾害。

1.我国主要地质灾害
(1) 崩塌、滑坡和泥石灾害

崩塌、滑坡和泥石流具有突发性强、分布范围广和一定的隐蔽性等特点,每年都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是我国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严重制约因素。我国是多山国家,山地、高原和丘陵占国土面积的69%,崩塌、泥石流和滑坡地质灾害发生的区域性分布规律非常明显,我国西部地区尤其是西南诸省区地处第一级台阶和第二级台阶,长期处于地壳上隆过程之中,地壳活动强烈,地形切割陡峻,地质构造复杂,岩土体支离破碎,再加上西南地区降水量和强度较大、西北地区植被极不发育,因而崩、滑、流发育强烈,如云南、四川、贵州、陕西、青海、甘肃、宁夏等省区。这些地区特殊的地质环境条件是灾害形成的基础和根本原因。从地质方面分析,这些类型地质灾害重灾区一般分布在地形起伏大,构造活动强烈,岩、土体物理风化严重,地质环境十分脆弱的地区。加之人口和工农业迅速发展,山区资源大量开发,森林和植被破坏严重,生态环境日趋恶化,在降雨、地震、人类活动等条件触发下,极易发生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2019年,这三种地质灾害在我国地质灾害中所占比例高达97.99%。

这是2019年我国地质灾害类型构成图

(2)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和地裂缝

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和地裂缝活动主要是在20世纪70年代后,伴随一些地区过量开采地下水而急剧发展,目前已广泛分布在我国大城市、城镇、矿区与铁路沿线,比如东北平原、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沿海与湘、云、贵岩溶地区。其最大的危害是形成沉降带,引起地面下降与裂缝,如上海、天津等大都市。

地面塌陷在我国的分布发育具有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规律性。岩溶塌陷主要分布于岩溶强烈及中等发育的覆盖型碳酸盐岩地区,目前己见于除北京、天津、上海、河南、甘肃、宁夏、新疆以外的24个省市区,但主要分布于辽宁、河北、江西、湖北、湖南、四川、贵州、云南、广东、广西等省区。采空塌陷广泛分布于我国各地的矿山及其周围地区,其中又以煤矿塌陷最为突出,黑龙江、山西、安徽、江苏、山东等省是采空塌陷的严重发育区。黄土湿陷则主要分布于湿陷性黄土发育的地区,主要见于河北、青海、陕西、甘肃、宁夏、河南、山西、黑龙江等8个黄土分布省区。在时间上,近10-20年发育增多,尤其是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地面塌陷也愈来愈多,危害也愈来愈大。

地面沉降容易发生在三种区域:三角洲和滨海平原、冲洪积平原及内陆盆地。在我国主要分布于:长江下游三角洲平原区、河北平原、环渤海地区、东南沿海平原、河谷平原和山间盆地。
我国地裂缝类型复杂,除伴随地震、滑坡、冻融以及特殊土质的胀缩或湿陷活动产生的地裂缝外,主要是伴随构造蠕变活动而产生的构造地裂缝。地面沉降和地裂缝在成因上有一定联系,因此在一些地区常同时出现,由于两者的叠加,其危害性更大。

(3) 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和盐渍化

地面的剥蚀、侵蚀作用,也必然要造成大量的水土流失。主要分布在基岩裸露的斜坡、陡坡地带,虽然水土流失、侵蚀面积所占比例不大,但危害严重。

长期以来,我国水土流失呈持续发展态势,其面积、侵蚀强度和危害程度不断加剧,全国平均每年扩展约1万平方千米。水土流失分布非常广泛,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青藏高原东缘一线以东的地区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其中尤以黄土高原、华南山地丘陵最重。

我国人多地少,现有沙漠化土地已超过全国耕地的总和,广泛分布在西北、华北、东北等区域,以陕甘青、宁夏、新疆、内蒙等“三北”地区最严重。近年来,全国荒漠化面积和荒漠化程度还在呈不断上升趋势。

我国各类盐渍土地除滨海半湿润地区的盐渍土外,大致分布在沿淮河-秦岭-巴颜喀拉山-唐古拉山-喜玛拉雅山一线以北广阔的半干旱、干旱和漠境地区。根据地貌,可分为滨海、华北平原、东北平原、西北半干旱地区、西北干旱地区等5个盐渍土集中分布区。

2.我国其他地质灾害

在我国危害较大的灾种还有地震灾害、水土环境异常(地方病)、海水入侵、地下水水质变异(污染)和水位上升、坑道突水、瓦斯爆炸、煤层自燃、河湖和水库淤积、河海塌岸、冷浸田、特殊土类灾害(胀缩土及红粘土的湿胀干缩、冻土的冻胀融陷、砂土液化等)和水库渗漏等。其中地震灾害是地质灾害中最重要的灾害之一,而且与其它地质灾害有着密切的联系。我国将每年的5月12日定为“全国防灾减灾日”,就是为了纪念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提高防灾减灾意识和水平。


地震是破坏性最大的一种地质灾害,我国地处世界六大板块之间相撞形成的两大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和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地震带范围内,是世界上最大的一个大陆地震区,包括东南沿海台湾福建地震带,华北太行山与京津唐地震带,西北新甘宁地震带,西南青藏高原与喜马拉雅山地和川滇地震带,全国有32%的国土和45%的大中城市处在7度以上的高地震烈度区,川滇藏与西北各省、渤海湾周围为强震区。

下图是我国的地震带



———文章系转载,仅用于本网站学习交流,侵权必删


收藏
收藏0
分享
分享
分享
淘帖0
支持
支持0
反对
反对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0

粉丝0

帖子74

发布主题
最新发布
推荐阅读
一周热帖排行最近7x24小时热帖
关注我们
自动化监测技术交流

客服电话:010-62978778

客服邮箱:support@anxinjoy.com

周一至周五 8:30-17:30

地址:北京海淀区金隅嘉华大厦c座1005

Powered by Discuz! X3.2@ 2001-2013 Comsenz Inc. 京ICP备16000992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3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