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账户
52监测网

安全监测行业网站

亲爱的游客,欢迎!

已有账号,请

如尚未注册?

[技术&资料] 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频发,该如何快速精准预警?

[复制链接]
146 0
张女士 发表于 2023-10-25 09:01:54 | 只看该作者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一分钟快速注册,登录后可查看、下载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张女士 于 2023-10-25 09:09 编辑

在所有的地质灾害中,除地震灾害外,崩、滑、流灾害是最为严重的,其以分布广、灾发性和破坏性强,具有隐蔽性及容易链状成灾为特点,每年都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



据统计数据显示,滑坡灾害是我国主要地质灾害类型,天灾无法左右,但在科技越来越发达的今天,我们可以通过技术手段更好地预警,防患于未然。
但是滑坡是什么呢?它是如何形成的?都有哪些传统的监测方法?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监测方式又为我们带来了哪些改变?让我们带着这些疑问走进本期内容。

滑坡是什么?
滑坡是斜坡岩土体在重力作用下,沿着斜坡内某一滑动面(或滑动带)作整体向下滑动的现象。

滑坡示意图


滑坡照片



滑坡是如何形成的?
滑坡的形成与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气候、人类活动、剧烈震动等条件有着密切关系。诱发滑坡的因素主要有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


降雨则是滑坡主要诱因。滑坡的发生、发展与大气降雨关系十分密切,在时间分布上具有与大气降雨高度一致。不少滑坡有“大雨大滑、小雨小滑、无雨不滑”的特点。

雨水是滑坡产生的催化剂。一方面雨水的作用降低了岩土体的抗剪强度,特别是结构面的抗滑强度,使其发展成为滑动面;另一方面增加了岩体的自重,增大了地下水动水压力与静水压力,进一步降低了边坡稳定性。此外地下水位改变,相应使岩土强度发生改变。

如何辨识滑坡体?
滑坡体识别-野外标志

斜坡在滑动之前,常有一些先兆现象,如地下水位发生明显变化,干涸的泉水重新出水且浑浊,外围出现弧形裂缝,坡面树木逐渐倾斜,建筑物开裂变形等;斜坡滑动之后,会出现一系列的变异现象。其标志主要包括地层构造、地形地物、水文地质标志等。

这些现象是滑坡滑动的统一产物,它们之间有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因此,在野外要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互相验证,不能进根据某一标志,就轻率做出结论。


滑坡范围内的地层整体性常因滑动而破坏,有扰乱松动现象;岩层产状发生明显的变化;构造不连续(如裂隙不连贯)等,都是滑坡存在的可能标志。


滑坡的存在,常使斜坡不顺直、不圆滑而造成圈椅状地形和槽谷地形,其上部有陡壁及弧形拉张裂缝;中部坑洼起伏,有一级或多级台阶;下部有鼓丘,呈舌状向外突出,有时甚至侵占部分河床,表面有鼓张或扇形裂缝。


滑体上的树林随土体滑动而东侧西歪,常常形成醉汉林。


在滑动停止后树干的上部又逐年转为直立状态的树木,称为马刀树。 说明此斜坡数年、数十年以前发生过滑动,滑动速度比较慢。


在具有隔水作用的滑动面的前缘常有泉水溢出,在滑体后缘的断壁上,常有渗水现象滑体表面出现积水洼地或湿地等。


滑坡前有哪些先兆?


1、滑坡前缘坡脚处有泉水复活、泉水(水井)突然干枯、井(钻孔)水位突变等类似的异常现象。
2、在滑坡体前缘土石零星掉落,坡脚附近土石被挤紧,并出现大量鼓张裂缝,侧向裂缝贯通。
3、大滑动之前,无论是水平位移量还是垂直位移量,均会出现加速变化的趋势,这是明显的临滑迹象。
4、坡面上树木逐渐倾斜,建筑物开始开裂变形,此外还可发现山坡农田变形、水田漏水等现象,这些均说明该处滑坡在缓慢滑动。


滑坡先兆



滑坡的发育过程
一般说来,滑坡的发生是一个长期的变化过程,通常将滑坡的发育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蠕动变形阶段、滑动破坏阶段、渐趋稳定阶段。滑坡滑动过程可以在瞬间完成,也可能持续几年或更长的时间,规模较大的“整体”滑动一般为缓慢,长期或间歇的滑动。

蠕动变形阶段:斜坡内部某一部分因抗剪强度小于剪切力而首先变形,产生微小的移动;变形进一步发展,直至坡面出现断续的拉张裂缝;随着拉张裂缝的出现,渗水作用加强,变形进一步发展,后缘拉张,裂缝加宽,两侧剪切裂缝也相继出现。

滑动破坏阶段:滑坡在整体往下滑动的时候,滑坡后缘迅速下陷,滑坡壁越露越高,滑坡体分裂成数块,并在地面上形成阶梯状地形。
随着滑坡体向前滑动,滑坡体向前伸出,形成滑坡舌。滑动时往往伴有巨响并产生很大的气浪,有时造成巨大灾害。

渐趋稳定阶段:由于滑坡体在滑动过程中具有动能,所以滑坡体能越过原平衡位置,滑到更远的地方。在自重的作用下,滑坡体上松散的岩土逐渐压密,地表的各种裂缝逐渐被充填,滑动带附近岩土的强度由于压密固结又重新增加,这时对整个滑坡的稳定性也大为提高。

经过若干时期后,滑坡体上的东倒西歪的“醉林”又重新垂直向上生长,但其下部已不能伸直,因而树干呈弯曲状,有时称它谓“马刀树”,这是滑坡趋于稳定的一种现象。

现在我们对滑坡有了了解,那我们要如何监测滑坡这类地质灾害,减少损失呢?

如何进行滑坡监测?
一、滑坡防治监测方向
蠕动变形阶段:通过长时间持续监测发现滑坡生长趋势,进行预警;
滑动破坏阶段:发现滑坡滑动,及时告警处理;
渐趋稳定阶段:通过检测确认滑坡稳定,启动修复工程。

二、滑坡防治监测原则
滑坡监测方法和仪器的选择,既要考虑到能反映滑坡体的变形动态,又要考虑到仪器维护方便和节省投资。由于滑坡所处的环境恶劣,对所选仪器应遵循以下原则:仪器的可靠性和长期稳定性好;仪器有能与滑坡体变形相适应的足够的量测精度和灵敏度;仪器在长期监测中具有防风、防雨、防潮、防震、防雷、防腐等与环境相适应的性能。

三、滑坡防治监测的传统方法
传统的滑坡防治监测方法有:人工观测法、设站观测法(大地测量法、近景摄影测量法、GPS测量法)

1、人工观测法(普通边坡)
观测边坡工程中地表裂缝、地面鼓胀、沉降、坍塌、建筑物变形特征(发生和发展的位置、规模、形态、时间等)及地下水位变化、地温变化等现象


2、设站观测法(重点边坡)
设站观测法是指在充分了解地质背景的基础上,在重大隐患边坡上设立变形观测点(成线状、格网状等),在变形区影响范围之外稳定地点设置固定观测站,用测量仪器(经纬仪、水准仪、测距仪、摄影仪及全站型电子速测仪、GPS接收机等)定期监测变形区内网点的三维位移变化的一种行之有效的监测方法。
主要三种方法:大地测量法、近景摄影测量法、GPS(全球定位系统)测量法。

大地测量法


近景摄影测量法
利用量测相机或非量测相机,采用旋转摄影或平行摄影的方式对被监测区域进行摄影,用摄影测量软件系统获取被监测区域的三维表面点云模型,通过自动匹配两期影像控制点,将监测区域二期的相对三维模型转换到一期的绝对三维模型中,然后分别生成DEM模型,并对两期DEM模型进行叠加,计算滑坡体的绝对位移量和局部变化区域的位置以及面积大小,从而完成山体的滑坡监测。

GPS测量法
在监测点上建立GPS观测系统,采用高精度GPS供电通信一体化技术。通过软件控制,实现实时监测、位移和沉降的分析、预报。


设站观测法三种方法优缺点对比

传统观测方法,由于设备昂贵且需要人工操作,具备以下缺点:无法做到全天候持续观测,特别是雨季,而雨季往往是灾害频发时段;无法确保监测数据质量,不同的人不同时候观测,存在主观客观的误差;滑坡观测点往往也是事故高发地段,观测人的人身安全存在风险。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地质灾害智能监测方案,采用了仪表监测法,能有效地实现事前预警、事发及时知晓、事后数据分析


仪表监测法是指用精密仪器仪表对变形斜坡进行地表及深部的位移、倾斜(沉降)动态,裂缝相对张、闭、沉、错变化及土壤含水量等物理参数进行监测。采用物联网的方式大规模地部署仪器仪表,能持续监测、自动采集、远距离无线传输、云端存储和实时分析观测数据,进行预警告警。由于其自动化程度高,可全天候连续观测,故省时、省力和安全,是今后滑坡监测发展的方向。

地质灾害监测方案拓扑图


防治监测内容


边(滑)坡监测项目选择


地质灾害监测方案用到的传感设备

重力传感器
采用优质不锈钢材质。电阻应变式原理。重力传感器主要应用于狭小空间的力值测力。如按键手感度测试仪、冷热压机压力检测、自动锁螺丝机等。


智能固定测斜仪
固定测斜仪广泛适用于测量土石坝、面板坝、岩土边坡、路堤、基坑、岩石边坡等结构物的水平位移、垂直沉降及滑坡,固定测斜仪配合测斜管可反复使用,并方便实现测量数据的自动采集。固定测斜仪采用的是高精度MEMS传感器,可靠性好,稳定速度快,安装附件少,组装方便,输出信号为RS485数字量,直接显示工程值(位移或角度),同步测量埋设点的温度。


高清红外摄像头
高清红外摄像头,支持高清标清两路视频同时输出,用户可自由选择视频源,成像效果优异。


土壤温湿度传感器
土壤温湿度传感器是将土壤水分和土壤温度传感器集中于一体,方便土壤墒情,土壤温度的测量研究,具有携带方便,密封,高精度等优点,是土壤墒情,土壤温度测量的理想选择。


测缝计
产品用于测量表面裂缝的开合度,例如:管道、建筑、桥梁、大坝等混泥土的施工缝,配用不同的附件,也可以测量土体的张拉缝与岩石和混泥土的裂缝。仪器常用于表面式安装。


地下水位测量仪
用于监测地下水和地表水中的水位,电导率和温度,该传感器使用压力传感器来消除大气压力对数据的影响,获得从0到10米的地下水位测量值。


气象传感器
该传感器集风速、风向、温度、湿度、气压、红外雨量、辐射七种气象要素为一体,他具有结构紧凑、无任何移动部件、坚固耐用、安装方便、免维护的特点,是针对目前气象产品种类繁多、现场安装维护不方便而专门设计的一款智能化传感器。



地质灾害监测方案有哪些价值?


价值一 建立数字化监控体系


价值二 提早发现,及时预警
1、建立模型,设定阈值,监控核心要素的数值和变化速率,提前发现滑坡隐患。
2、及时给出预判预研,辅助决策预警
3、提前设定禁区,疏散人员


价值三 全方位告警体系,减少人员伤亡财产损失


地质灾害监测方案可实现事前预防,即预测可能发生灾害的概率,给出决策依据(疏散,封闭现场);事发及时知晓,即通知、告警、疏散(建议疏散方向),启动应急预案;事后数据分析,即积累数据,提高预测概率,以数据支持坡体改造;通过事前、事发、事后全方位的监测、预警、分析,极大地提高了地质灾害的防治监测效率。

文章转载于物联森友会


收藏
收藏0
分享
分享
分享
淘帖0
支持
支持0
反对
反对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0

粉丝1

帖子485

发布主题
关注我们
自动化监测技术交流

客服电话:010-62978778

客服邮箱:support@anxinjoy.com

周一至周五 8:30-17:30

地址:北京海淀区金隅嘉华大厦c座1005

Powered by Discuz! X3.2@ 2001-2013 Comsenz Inc. 京ICP备16000992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3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