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工程为1栋集厂房、科研、办公楼于一体的建筑,建筑层数为地下4层,地上自西向东两侧建筑为14层,建筑高度为59.98 m,其中1~7层为厂房,8~12楼为科研楼,13层为办公楼;中间地上建筑为4层,建筑高度为24 m,其中1~3层为厂房,4层为会议室。基础形式采用筏板基础,CFG桩复合地基。 二、出现险情 1、在马道出入口处左侧第7根支护桩和第8根支护桩之间、-8.96米至-12.96米处出现流砂现象,致使支护桩外地面出现塌陷现象。塌陷坑3米x4米左右,深4.5米左右。时间:2016.10.18上午11:00 2、经项目部检查,此次塌陷的地方是原来的回填位置。 3、经第三方检测单位复测,地面塌陷没有对支护桩和基坑边坡造成任何的影响。 支护桩外地面塌陷位置 三、应急措施 出现险情后,我方立即启动应急预案,使用钢管搭设围挡、采取隔离等办法,封闭现场。 塌陷处采取钢管隔离 四、原因分析 塌陷位置处于马道口位置。由于支护桩锚索施工没有达到马道边缘。支护桩之间没有锚喷混凝土,地面渗水由此处造成流沙冲击口。随着流沙量的加大,支护桩外土方量减少,由此造成地面塌陷。 流沙口位置 五、整改措施 1、首先人工拆除由于塌陷所造成的超出设计坡脚部分; 2、基坑内的杂物清理干净。 3、将马道的土方整平,达到锚索施工条件。将锚索钢梁施工完毕。 流沙口处锚索施工 4、锚索施工完毕后,在支护桩中间使用Ø14@200钢筋网植筋,C20细石混凝土喷锚。附图4,锚喷混凝土植筋 5、植筋注意事项。按照技术要求确定钻孔的位置、深度、孔径,如有串动或遇原有钢筋密集间隙不足须经主管工长许可后改变孔位。孔径应大于钢筋直径4~6mm,成孔时不得破坏原有混凝土的构件结构,不得切损构件原有主筋和其他受力钢筋。成孔后的孔壁必须完整无损,无裂缝、蜂窝、孔道。 6、使用编织袋满装沙子,在支护桩(锚喷)外面密实排放。编织袋以外塌陷处使用沙土回填。 7、回填注意事项: 1)回填时禁止直接将沙土直接倾倒于基坑内。 2)沙土回填分层夯实,禁止使用蛙式打夯机。 来源: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