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账户
52监测网

安全监测行业网站

亲爱的游客,欢迎!

已有账号,请

如尚未注册?

[热门文章] 胶州湾大桥:打造“畅安舒美”标杆路

[复制链接]
19 0
张女士 发表于 4 天前 | 只看该作者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一分钟快速注册,登录后可查看、下载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张女士 于 2024-6-25 09:22 编辑

一座桥见证历史,一座桥联通世界。
胶州湾大桥结构新颖、造型独特、美观大气,三座航道桥与蜿蜒的非通航孔桥、海上互通立交等共同谱写了一部气势磅礴的桥梁组曲,既与青岛市的城市及建筑风格相呼应,又富有现代的气息,是全球屈指可数的现代化桥梁集群工程。该桥已成为青岛市的又一标志性建筑,为中国桥梁史再添辉煌的一页。



跨越天堑的“水上蛟龙”
黄海之上,胶州湾大桥飞虹凌波,成为青岛发展战略的重要交通命脉。

过去,由于胶州湾的阻隔,青岛东西两岸隔海相望,仅靠环胶州湾高速和轮渡连接,通行时间近两个小时,制约了两岸人员往来和经济发展。大桥通车后,青岛到黄岛通行时间缩短到40分钟,新连接线,又把胶州也纳入其中。通过一座桥,把黄岛、胶州、红岛与市区连接起来,实现胶州湾底部城区的一体化。

胶州湾大桥是我国北方冰冻海域首座特大型桥梁集群工程,是山东省“五纵四横一环”公路网主框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青岛市交通规划中“一路、一桥、一隧(二隧)”中的“一桥”。

大桥起于青岛侧李村河口,止于黄岛侧红石崖与青兰高速公路顺接,海上主线全长26.737公里。大桥工程包括沧口航道桥、红岛航道桥、大沽河航道桥、海上非通航孔桥、陆上引桥和互通立交桥,拥有我国首座海上互通立交桥-红岛互通立交桥。大桥设计为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兼城市快速路八车道,设计行车速度80-100 km/h,桥梁宽度35m,设计基准期100年。

开通13年来,山东高速青岛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青岛发展公司”)始终坚守“心用在桥上,桥放在心上”的初心,勇于担当作为,保障大桥安全畅通,为公众提供了高品质出行服务。截至目前,大桥已累计安全通行车辆约 2.2亿辆次,日均通行流量从2011年1.45万辆增长到2024年10万辆,增幅约 倍。彰显了山东高速集团的使命担当。

胶州湾大桥工程质量、安全、运营经受住了考验,为山东半岛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大桥荣膺“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连续三年获得“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摘得“李春奖”“全国质量奖卓越项目奖”、国际桥梁工程领域大奖“乔治理查德森奖”等奖项。


精准长效养护 守护“畅安”出行

近年来,青岛发展公司以“山高·行”品牌为引领,积极响应国家“双碳战略”,聚力打造“绿色+科技”管养标杆,加快推动养护发展向绿色化、低碳化、智慧化转型升级,厚植高质量发展底色,努力当好现代化强省建设“开路先锋”。

胶州湾大桥处于北方冰冻海洋环境,冰期60天左右,年冻融循环约50次,气候季节变化明显,极端最高气温39.8℃,极端最低气温-16.9℃,同时也是国内跨海大桥含盐量高的工程项目,桥位区域海水含盐度高达29.4‰-32.9‰。胶州湾独特的地理环境给大桥的管养者带来了不小的挑战,如何在严酷环境下保障胶州湾大桥健康服役100年,使桥梁结构更安全更耐久,让行驶在大桥上的司乘人员享受到“畅安舒美”的通行服务,是胶州湾大桥管养者的使命和职责。

青岛发展公司以保障胶州湾大桥安全耐久为重点,坚持数字赋能,围绕检测、混凝土结构耐久性、桥面铺装预防性养护等管养需求开展系列科技创新,推广应用绿色低碳养护四新技术,争做绿色智慧交通先行者。

在检测技术创新上,成功设计研发了无人机桥梁检测系统,实现了对大桥关键节点的常态化、精准化检测,有效解决了复杂地形条件下人工巡检的难题,大大提高了巡检效率。同时,建立的桥梁健康监测系统,通过实时采集数据,动态研判桥梁健康状况,为大桥的安全运营提供了坚实保障。

在管养技术创新方面,青岛发展公司与多家科研院所开展深度合作,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科研成果。其中,“数据驱动海工混凝土结构耐久性寿命预测理论创新与重大工程应用”项目荣获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冰冻海域跨海桥梁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运营维护技术”项目荣获山东公路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这些科研成果的成功应用,不仅提高了大桥的管养效率,也为大桥的安全耐久性提供了有力支撑。


在绿色低碳养护技术的推广上,青岛发展公司引入SMA-8超薄罩面、PG-88超薄磨耗层技术,找准大桥桥面铺装延寿路径,其中PG-88超薄磨耗层技术与传统路面磨耗层相比较,单车道每公里节约矿产资源约280吨,节约燃料约6.3吨,减少碳排放约12.7吨,实现绿色低碳管养目标。


除此之外,公司依托大桥创建科技协同示范路,搭建“绿色低碳公路节能减排”关键技术与评价体系,相关成果荣获山东省公路学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我们在科技协同示范路完成水性纳米陶瓷涂料、氧化聚合包覆防腐技术等10余种“四新”材料的集中应用,其中环保水性纳米涂料已用于大桥护栏底座防腐,延长使用寿命3—4年,和传统方案相比每年节约成本120万元。”胶州湾大桥养护管理人员告诉记者说。


治堵保畅显成效 助力出行品质提升


针对红岛南收费站长期面临的吞吐能力不足,特别是在早晚高峰时段容易引发的交通拥堵问题,青岛发展公司展现出了卓越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前瞻性的规划眼光。经过深思熟虑和审慎决策,迅速启动了收费站扩容提升工程,以缓解交通压力,提升司乘人员的出行体验。


此次扩容提升工程取得了显著成果。青岛发展公司成功建成了省内第一条双机器人复式收费车道,这一创新举措为收费站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通行效率。同时,该公司还建立了集“匝道预交易、三级诱导和双天线ETC车道”于一体的快速通行体系,这一体系的建立使得车辆能够快速通过收费站,有效减少了等待时间。

经过此次扩容提升工程,红岛南收费站的通行效率得到了显著提升,较之前提高了超过30%。这不仅极大地缓解了交通拥堵问题,还极大地提升了司乘人员的出行体验,使司乘人员更加顺畅和快速地通过收费站,享受更加便捷的出行服务。


胶州湾大桥,这座壮观地横亘在胶州湾之上的宏伟工程,以其雄伟身姿,跨越了辽阔的海域和天空,展示出了人类智慧和力量的结晶。它不仅仅是一座桥梁,更是一种象征,一种精神,它象征着我们对科技进步的不懈追求,象征着我们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力推动。凭借其无与伦比的品质和源源不断的创新,胶州湾大桥为山东半岛的经济快速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为山东乃至中国交通建设的辉煌成就作出了重要贡献。


站在新起点,青岛发展公司将全面贯彻山东高速集团“一体两翼三驱动”发展思路,秉承“开疆拓土、敢为人先”的大桥精神,以标杆路创建为抓手,建立健全低碳、循环可持续的创新绿色发展体系,多措并举“碳”新路,逐“绿”前行向未来,精心打造一流设施、一流技术、一流管理、一流服务,持续擦亮叫响“山高·行”。


(山东国资记者 梁晴 通讯员 赵丽娜 )
文章来源:大众日报



收藏
收藏0
分享
分享
分享
淘帖0
支持
支持0
反对
反对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0

粉丝1

帖子513

发布主题
最新发布
推荐阅读
一周热帖排行最近7x24小时热帖
关注我们
自动化监测技术交流

客服电话:010-62978778

客服邮箱:support@anxinjoy.com

周一至周五 8:30-17:30

地址:北京海淀区金隅嘉华大厦c座1005

Powered by Discuz! X3.2@ 2001-2013 Comsenz Inc. 京ICP备16000992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3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