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账户
52监测网

安全监测行业网站

亲爱的游客,欢迎!

已有账号,请

如尚未注册?

[热门文章] 大坝监测应用实例:科技赋能,守护水利安全

[复制链接]
17 0
Chenj8 发表于 昨天 08:42 | 只看该作者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一分钟快速注册,登录后可查看、下载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大坝作为水利工程的核心设施,其安全监测直接关系下游千万人的生命财产安全。近年来,随着北斗导航、合成孔径雷达(SAR)、物联网等技术的应用,大坝监测从传统人工巡检迈向智能化、高精度化。以下结合国内典型应用案例,展示技术如何为大坝安全保驾护航。



一、变形监测:毫米级精度捕捉隐患
湖南怀化与江西吉安水库
司南导航的GNSS监测系统在湖南怀化、江西吉安等地的中小型水库中广泛应用。通过布设高精度GNSS接收机,实时监测坝体表面位移,精度达毫米级。系统自动回传数据至云端平台,一旦位移超限立即触发预警。例如,江西吉安某水库通过该系统实现了坝体位移、浸润线、库区水位的全天候监测,雨季时数据解算频率加密至每小时一次,有效防范了滑坡风险。
三峡大坝与白鹤滩水电站
采用SAR技术(合成孔径雷达)监测坝体微小形变。2021年,SAR技术在三峡大坝成功捕捉到0.5毫米的位移;2022年白鹤滩水电站监测中,SAR技术发现0.8毫米的坝体位移并提前预警。该技术不受天气影响,可穿透云层连续获取数据,尤其适用于汛期监测。
泰安山阳水库
主坝部署了4GNSS监测站和静力水准仪,实时追踪坝体位移与溢洪闸沉降。数据通过云平台集中分析,帮助管理人员快速识别异常变形趋势,提升中型水库的防灾能力。



二、渗流与环境监测:多维度保障坝体稳定
渗流压力监测
司南导航在湖南水库项目中,结合渗压计、雨量计等设备,实时感知渗流量与渗透压力变化。通过预设三级预警阈值,系统可在渗流异常时自动报警,防止管涌等渗透破坏。
周边环境与山体稳定性监测
SAR技术不仅能监测坝体,还可评估水库周边地质风险。例如,2020年某水库通过SAR提前两周发现山体异常位移,避免了滑坡灾害;2023年丹江口水库利用SAR图像分析蓄水量,支持南水北调工程调度。



三、技术创新:从自动化到智能化
北斗+物联网的融合应用
华信天线的高精度定位技术结合北斗系统,实现了厘米级位移监测。其设备具备抗干扰能力,支持远程数据传输,例如某大型水电站通过该技术实时追踪裂缝扩展,大幅降低人工巡检频率。
无人机与光纤传感
无人机搭载SARLiDAR(激光雷达)可快速生成大坝三维模型,检测表面裂缝;分布式光纤传感(DTS/DSS)则用于长距离测温与应变监测,例如三峡大坝通过光纤网络实现全坝段覆盖。
AI与数字孪生
机器学习模型(如LSTM)被用于分析时序数据,预测坝体健康状态。部分项目尝试构建数字孪生体,通过多源数据(SARGNSS、气象)融合仿真,实现风险预判。



四、政策推动与未来展望
政策支持
福建省2025年启动大坝监测自动化试点,对10座大中型水库提供财政补助,重点推进感知系统智能化升级。国家十四五期间已建成425座大中型水库监测设施,目标实现小型水库雨水情测报全覆盖。
发展趋势
高时效监测:SAR卫星重访周期缩短至数小时,提升应急响应速度。
低成本化:无人机载SAR使监测成本降低60%以上。
多技术协同:GNSSSAR、光纤传感与AI的结合将成为主流,构建--一体化监测网络。



结语
从湖南的小型水库到三峡超级工程,从毫米级形变捕捉到山体滑坡预警,技术创新正重塑大坝安全监测体系。未来,随着政策支持与技术迭代,智能化监测将更高效地守护水利命脉,为防洪、供水、发电等核心功能提供坚实保障。

收藏
收藏0
分享
分享
分享
淘帖0
支持
支持0
反对
反对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0

粉丝0

帖子57

发布主题
扫码登录
扫码识别 即刻登录

客服电话:010-62978778

客服邮箱:support@anxinjoy.com

周一至周五 8:30-17:30

地址:北京海淀区金隅嘉华大厦c座1005

Powered by Discuz! X3.2@ 2001-2013 Comsenz Inc. 京ICP备16000992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3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