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账户
52监测网

安全监测行业网站

亲爱的游客,欢迎!

已有账号,请

如尚未注册?

[热门文章] 突破0.1mm精度!近景摄影测量如何重塑基坑监测安全体系

[复制链接]
85 0
Chenj8 发表于 2025-6-4 08:39:39 | 只看该作者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一分钟快速注册,登录后可查看、下载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基坑变形监测是深基坑工程的生命线,但传统方法(如全站仪、水准仪)效率低、依赖人工且难以捕捉全域变形。近景摄影测量技术凭借非接触、高效三维建模和高性价比优势,正推动行业变革——最新研究更将其精度推进至亚毫米级(0.1mm)。以下结合前沿成果,解析技术突破与应用前景。



一、传统监测的痛点 vs 近景摄影测量的优势
传统局限:人工逐点测量耗时长(单点需分钟级)、数据离散、难以实时预警,且高危区域(如坑壁滑移面)存在安全风险。
技术革新:
全域覆盖:单次拍摄捕获数千点位数据,生成基坑三维变形场,避免盲区漏检
效率跃升:20米范围内单次监测耗时<5分钟,较传统方法提速80%
成本降低:设备仅需高分辨率数码相机+标靶,硬件投入减少60%



二、精度突破0.1mm的核心技术
合肥工业大学团队通过系统性优化,攻克了摄影测量长期面临的误差难题,关键创新包括:
相机检校智能化:
建立二维点阵标定模型,校正镜头畸变和传感器偏移,将内方位参数误差控制在±0.5像素;
标志设计革新:
采用高对比度同心圆标靶,提升图像识别鲁棒性,即使弱光环境仍可精准定位;
环境-参数协同控制:
光照自适应算法:动态调整曝光与ISO,抑制强阴影/反光干扰;
最优参数组合:焦距50mm+摄影距离20m时,物面分辨率达0.05mm/像素,系统误差<0.1mm
案例验证:在合肥地铁基坑项目中,该技术成功预警局部支护桩位移(2.3mm),比人工监测提前6小时发现险情。



三、工程适配性提升:从实验室到复杂工地
针对现场环境挑战,最新专利与算法给出解决方案:
河南日盛专利装置(CN222140136U):
驱动齿轮+滑动块设计,使设备紧贴坑壁不规则表面移动,减少地形导致的测量偏差;
多视角融合算法:
通过倾斜摄影拼接基坑死角影像,解决遮挡问题,数据完整率>98%
石家庄地铁实测:
西三庄站基坑对比试验显示,摄影测量与全站仪数据误差仅±1mm,满足工程安全标准。



四、未来:AI+近景摄影测量的无限可能
技术迭代方向已明确指向智能化与实时化:
动态监测平台:集成无人机自动巡航拍摄,实现拍摄-分析-预警全流程无人化;
深度学习辅助:
训练模型识别裂缝、渗水等异常特征,提升风险预判能力;
行业标准化推进:
安徽、河北等地已启动地方标准编制,推动技术纳入《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



结语:安全监测的新范式
近景摄影测量从辅助工具升级为核心监测手段,其高精度、高效率特性正重塑工程安全边界。随着国产设备专利落地(如河南日盛)与AI融合深化,基建数智化安全网的未来已至。

收藏
收藏0
分享
分享
分享
淘帖0
支持
支持0
反对
反对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0

粉丝0

帖子149

发布主题
扫码登录
扫码识别 即刻登录

客服电话:010-62978778

客服邮箱:support@anxinjoy.com

周一至周五 8:30-17:30

地址:北京海淀区金隅嘉华大厦c座1005

Powered by Discuz! X3.2@ 2001-2013 Comsenz Inc. 京ICP备16000992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3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