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营运期边坡巡查是保障道路安全、预防地质灾害的重要工作。以下是边坡巡查的要点简析: 1. 巡查目的- 及时发现边坡安全隐患,预防滑坡、坍塌等灾害。
- 确保边坡防护设施的有效性,保障行车安全。
2. 巡查重点(1)地质条件- 检查边坡是否存在软弱层、破碎带或地质构造带(如断层、节理)。
- 注意边坡岩土体的风化程度,是否存在易崩塌的危岩。
(2)地形地貌- 观察边坡的坡度和高度,判断是否存在高陡边坡。
- 检查边坡顶部是否有堆载、建筑物或其他荷载。
(3)边坡防护设施- 植被防护:检查植被覆盖情况,是否存在植被稀疏或死亡。
- 圬工防护:检查浆砌块石、混凝土护坡是否有开裂、脱落。
- 锚固工程:检查锚杆、锚索是否有松动或锈蚀。
- 排水设施:检查排水沟、截水沟是否通畅,是否存在积水或渗漏。
(4)周边环境- 检查边坡周边是否有降雨、地下水位变化或地震等影响。
- 注意是否存在地表径流冲刷边坡的情况。
(5)施工影响- 检查边坡附近是否有开挖、堆载或爆破作业。
- 注意是否存在地下管线施工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
3. 巡查方法- 地面巡查:人工徒步检查,重点关注边坡表面是否有裂缝、塌陷或防护设施损坏。
- 无人机巡查:利用无人机航拍,全面覆盖边坡区域,发现潜在隐患。
- 仪器监测:在高风险边坡区域安装位移监测仪、裂缝监测仪等设备,实时监测边坡变形。
4. 巡查频率- 日常巡查:每周至少一次,特别是在雨季或地震多发区。
- 特殊巡查:在极端天气(如强降雨、台风)后及时巡查,检查边坡是否受损。
5. 隐患处理- 对发现的裂缝、塌陷或防护设施损坏,及时修复或加固。
- 对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边坡,采取封闭交通、设置警示标志等措施,并制定治理方案。
6. 记录与报告- 做好巡查记录,包括时间、地点、发现的问题及处理措施。
- 定期汇总巡查结果,形成报告,为后续维护提供依据。
7. 注意事项- 巡查人员需具备专业知识,熟悉边坡地质和防护设施。
- 配备必要的安全防护装备,确保巡查人员安全。
- 建立应急预案,明确边坡险情的处置流程。
通过科学、系统的边坡巡查,可以有效预防高速公路边坡灾害,保障道路安全运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