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ze=16.002px]随着城市化进程加速和“双碳”目标深化,建筑监测行业正迎来技术升级与政策驱动的双重机遇。 一、危房改造与智能监测:科技守护“安心居”危房监测系统规模化应用:2025年住建部将老旧建筑改造列为重点任务,多地通过物联网、传感器与AI技术对危房进行24小时动态监测。例如,万宾科技的监测系统集成加速度仪、GNSS一体机等设备,实时捕捉建筑振动、沉降、倾斜等数据,预警结构风险。该系统已在多地危房拆除与加固工程中应用,降低事故发生率。 典型案例:2024年5月铜陵市某老旧住宅坍塌后,技术团队通过北斗系统评估重建工程稳定性,为灾后安全提供保障1。
二、施工监测智能化:AI与视觉技术突破人力极限 三、政策监管趋严:质量检测标准化提速 四、技术展会与跨界融合:行业风向标指向未来深圳国际监测技术展即将开幕:2025年7月深圳将举办边坡与 基坑监测技术展览会,聚焦高精度仪器(如测斜仪、位移计)、智能监测系统与数字孪生技术。展会将发布多款支持毫米级定位的北斗/GNSS设备,推动水利与城市基建安全升级。 环境监测新规影响施工:生态环境部发布23项新标,其中《建筑施工噪声自动监测技术规范》要求工地安装噪声传感器并联网监管,降低扰民风险。
五、地方实践与产业链协同 总结与展望[size=16.002px]建筑监测行业正从单一结构安全向智能化、绿色化、全周期管理转型。政策推动(如绿色标准、质量检查)与技术突破(AI、北斗、数字孪生)共同塑造行业新生态。未来,企业需关注高附加值领域(如碳管理、复杂工程监测),加强技术研发与合规能力,以应对竞争加剧的市场格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