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账户
52监测网

安全监测行业网站

亲爱的游客,欢迎!

已有账号,请

如尚未注册?

[热门文章] 深基坑开挖围护桩变形监测:技术要点与工程实践

[复制链接]
27 0
Chenj8 发表于 3 天前 | 只看该作者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一分钟快速注册,登录后可查看、下载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一、围护桩变形监测的核心内容
深基坑工程中,围护桩的变形监测是确保施工安全的关键环节,主要涉及以下内容:
水平位移监测
桩顶水平位移:通过全站仪监测桩顶位置变化,反映围护结构的整体变形趋势。监测点沿基坑周边布置,间距不宜超过20米,每边不少于3个点,重点布置在阳角、中部等代表性区域。
深层水平位移:采用活动式测斜仪监测桩体不同深度的侧向变形,通常布置在基坑中部或地质条件复杂部位,监测点间距20~50米,每边至少1个测孔。
内力与应力监测
桩身弯矩与应变:通过钢筋计监测桩内主筋受力,沿桩体竖向每隔2~4米成对布置传感器,分析弯矩分布。
锚索/锚杆轴力:使用锚索计监测轴力变化,监测点数量为锚杆总数的1%~3%,重点布置在基坑中部和地质复杂区域。
竖向变形与沉降
围护桩沉降一般较小(尤其密排桩形式),但放坡或土钉墙支护时需采用精密水准仪监测。监测点间距与水平位移一致,通常为共用点。



二、监测技术与方法
仪器选择
全站仪:用于桩顶水平位移测量,精度需满足二级测角网要求(测角中误差≤1.5″)。
测斜仪:监测深层水平位移,精度可达0.01mm/m,数据反映桩体变形曲线。
钢筋计与应变计:监测桩体弯矩及混凝土应变,传感器需对称布置于桩体前后侧。
信息化施工
实时传输监测数据至管理平台,结合数值模拟预测变形趋势。例如,沈阳快速干线隧道工程通过传感器实时反馈,发现桩体最大变形随开挖深度下移,支撑轴力与变形呈非线性关系。



三、工程案例分析
长春火车站北广场深基坑
采用密排桩加内支撑体系,监测发现桩顶水平位移在未设支撑时为悬臂式变形,增设支撑后变形转为抛物线型,验证了支撑对变形的控制效果。
沈阳快速干线隧道工程
监测数据显示,桩体水平位移随开挖深度非线性增大,钢支撑安装后变形速率显著降低。下层支撑可分担上层轴力,优化了支护结构受力。
深圳福田区桩锚支护工程
邻近高边坡条件下,桩体最大水平位移13.13mm,锚索轴力峰值245.68kN,均在规范限值内。研究指出,高边坡导致土压力失衡是变形差异的主因。



四、规范与技术要求
基准点设置
竖向基准点不少于3个,埋设于变形影响范围外(距离基坑≥2倍基础深度),水平基准点需设强制对中观测墩,对中误差≤0.5mm
监测点布置原则
水平间距≤20米,阳角、中部必设;内力监测点需位于弯矩极值处,竖向间距2~4米。
锚杆监测点数量≥3/层,锚头附近设置传感器。
数据预警与处理
根据《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水平位移预警值通常为0.3%HH为基坑深度),内力超设计值80%需启动应急预案。



五、未来发展与建议
智能化监测:结合BIM与物联网技术,实现数据自动采集与三维可视化分析。
多参数融合:综合变形、内力、水位等多源数据,提升预警准确性。
绿色施工:优化监测点布置,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如采用浅埋式传感器。
结语
围护桩变形监测是深基坑安全的眼睛,需严格遵循规范、结合工程实际动态调整。通过科学监测与信息化管理,可有效预防坍塌、渗漏等风险,为城市地下空间开发保驾护航。

收藏
收藏0
分享
分享
分享
淘帖0
支持
支持0
反对
反对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0

粉丝0

帖子102

发布主题
扫码登录
扫码识别 即刻登录

客服电话:010-62978778

客服邮箱:support@anxinjoy.com

周一至周五 8:30-17:30

地址:北京海淀区金隅嘉华大厦c座1005

Powered by Discuz! X3.2@ 2001-2013 Comsenz Inc. 京ICP备16000992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3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