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账户
52监测网

安全监测行业网站

亲爱的游客,欢迎!

已有账号,请

如尚未注册?

[技术&资料] 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复制链接]
556 0
Nino 发表于 2023-3-14 15:33:10 | 只看该作者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一分钟快速注册,登录后可查看、下载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Nino 于 2023-3-14 15:35 编辑

一、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1、地下水groundwater

地表以下饱和含水层的重力水。

2、潜水phreatic water

地表以下、第一个稳定隔水层以上具有自由水面的地下水。

3、承压水confined water

充满于上下两个相对隔水层间的具有承压性质的水。

4、水文地质条件hydrogeological condition

地下水埋藏和分布、含水介质和含水构成等条件的总称。

5、水文地质单元hydrogeological unit

具有统一补给边界和补给、径流、排泄条件的地下水系统。

6、静水位static water level

抽水前井孔中稳定的地下水水位。

7、地下水环境监测井groundwater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well

为准确把握地下水环境质量状况和地下水体中污染物的动态分布变化情况而设立的监测井。

8、地下水补给区groundwater recharge zone

含水层出露或接近地表接受大气降水和地表水等入渗补给的地区。

9、地下水径流区groundwater runoff zone

含水层的地下水从补给区至排泄区的径流范围。

10、孔隙水pore water

存在于岩土体孔隙中的重力水。

11、裂隙水fissure water

贮存于岩体裂隙中的重力水。

12、风化裂隙水weathering fissure water

基岩风化带中的裂隙水。

13、构造裂隙水structure fissure water

存在于岩石构造裂隙中的地下水。

14、岩溶水karst water

贮存于可溶性岩层溶隙(穴)中的重力水。

二、地下水环境检测点布设

1、监测点布设原则

1.1监测点总体上能反映监测区域内的地下水环境质量状况。

1.2 监测点不宜变动,尽可能保持地下水监测数据的连续性。

1.3 综合考虑监测井成井方法、当前科技发展和监测技术水平等因素,考虑实际采样的可行性,使地下水监测点布设切实可行。

1.4定期(如每5年)对地下水质监测网的运行状况进行一次调查评价,根据最新情况对地下水质监测网进行优化调整。

2、监测点布设要求

2.1 对于面积较大的监测区域,沿地下水流向为主与垂直地下水流向为辅相结合布设监测点;对同一个水文地质单元,可根据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排泄条件布设控制性监测点。地下水存在多个含水层时,监测井应为层位明确的分层监测井。

2.2地下水饮用水源地的监测点布设,以开采层为监测重点;存在多个含水层时,应在与目标含水层存在水力联系的含水层中布设监测点,并将与地下水存在水力联系的地表水纳入监测。

2.3对地下水构成影响较大的区域,如化学品生产企业以及工业集聚区在地下水污染源的上游、中心、两侧及下游区分别布设监测点;尾矿库、危险废物处置场和垃圾填埋场等区域在地下水污染源的上游、两侧及下游分别布设监测点,以评估地下水的污染状况。污染源位于地下水水源补给区时,可根据实际情况加密地下水监测点。

2.4污染源周边地下水监测以浅层地下水为主,如浅层地下水已被污染且下游存在地下水饮用水源地,需增加主开采层地下水的监测点。

2.5 岩溶区监测点的布设重点在于追踪地下暗河出入口和主要含水层,按地下河系统径流网形状和规模布设监测点,在主管道与支管道间的补给、径流区适当布设监测点,在重大或潜在的污染源分布区适当加密地下水监测点。

2.6 裂隙发育区的监测点尽量布设在相互连通的裂隙网络上。

2.7 可以选用已有的民井和生产井或泉点作为地下水监测点,但须满足地下水监测设计的要求。

3、监测点布设方法

3.1区域监测点布设方法

区域地下水监测点布设参照DZ/T 0308相关要求执行。

3.2地下水饮用水源保护区和补给区监测点布设方法

3.2.1孔隙水和风化裂隙水

地下水饮用水源保护区和补给区面积小于50km2时,水质监测点不少于7个;面积为50 km2—100 km2时,监测点不得少于10个;面积大于100 km2时,每增加25 km2监测点至少增加1个;监测点按网格法布设在饮用水源保护区和补给区内。

3.2.2岩溶水

地下水饮用水源保护区和补给区岩溶主管道.上水质监测点不少于3个,一级支流管道长度大于2km布设2个监测点,一级支流管道长度小于2km布设1个监测点。

3.2.3构造裂隙水

构造裂隙水参见岩溶水的布点方法。

3.3污染源地下水监测点布设方法

3.3.1孔隙水和风化裂隙水

3.3.1.1工业污染源

a)工业集聚区:

1) 对照监测点布设1个,设置在工业集聚区地下水流向上游边界处;

2)污染扩散监测点至少布设5个,垂直于地下水流向呈扇形布设不少于3个,在集聚区两侧沿地下水流方向各布设1个监测点;

3) 工业集聚区内部监测点要求3~5个/10km2,若面积大于100 km2时,每增加15 km2监测点至少增加1个;监测点布设在主要污染源附近的地下水下游,同类型污染源布设1个监测点,工业集聚区内监测点布设总数不少于3个。

b) 工业集聚区外工业企业:

1) 对照监测点布设1个,设置在工业企业地下水流向上游边界处;

2)污 染扩散监测点布设不少于3个,地下水下游及两侧的监测点均不得少于1个;

3) 工业企业内部监测点要求1—2个/10km2,若面积大于100km2时,每增加15km2监测点至少增加1个;监测点布设在存在地下水污染隐患区域。

3.3.1.2矿山开采区

a) 采矿区、分选区、冶炼区和尾矿库位于同一个水文地质单元:

1) 对照监测点布设1个,设置在矿山影响区上游边界;

2)污染扩散监测点不少于3个,地下水下游及两侧的地下水监测点均不得少于1个;

3)尾矿库下游30m—50m处布设1个监测点,以评价尾矿库对地下水的影响。

b) 采矿区、分选区、冶炼区和尾矿库位于不同水文地质单元:

1)对照监测点布设2个,设置在矿山影响区和尾矿库影响区上游边界30m—50m处;

2)污染扩散监测点不少于3个,地下水下游及两侧的地下水监测点均不得少于1个;

3)尾矿库下游30m—50m处设置1个监测点,以评价尾矿库对地下水的影响;

4)采矿区与分选区分别设置1个监测点以确定其是否对地下水产生影响,如果地下水已污染,应加密布设监测点,以确定地下水的污染范围。

3.3.1.3加油站

a) 地下水流向清楚时,污染扩散监测点至少1个,设置在地下水下游距离埋地油罐5m—30 m处;

b)地下水流向不清楚时,布设3个监测点,呈三角形分布,设置在距离埋地油罐5 m—30 m处。

3.3.1.4农业污染源

a) 再生水农用区:

1) 对照监测点布设1个,设置在再生水农用区地下水流向上游边界;

2)污染扩散监测点布设不少于6个,分别在再生水农用区两侧各1个,再生水农用区及其下游不少于4个;

3) 面积大于100 km2时,监测点不少于20个,且面积以100 km2为起点每增加15 km2,监测点数量增加1个。

b) 畜禽养殖场和养殖小区:

1) 对照监测点布设1个,设置在养殖场和养殖小区地下水流向上游边界;

2)污染扩散监测点不少于3个,地下水下游及两侧的地下水监测点均不得少于1个;

3)若养殖场和养殖小区面积大于1km2,在场区内监测点数量增加2个。

3.3.1.5高尔夫球场

a) 对照监测点布设1个,设置在高尔夫球场地下水流向上游边界处;

b) 污染扩散监测点不少于3个,地下水下游及两侧的地下水监测点均不得少于1个;

c) 高尔夫球场内部监测点不少于1个。

3.3.2岩溶水

a) 原则上主管道上不得少于3个监测点,根据地下河的分布及流向,在地下河的上、中、下游布设3个监测点,分别作为对照监测点、污染监测点及污染扩散监测点;

b) 岩溶发育完善,地下河分布复杂的,根据现场情况增加2—4个监测点,一级支流管道长度大于2km布设2个点,一级支流管道长度小于2km布设1个点。

3.3.3构造裂隙水

构造裂隙水参见岩溶水的布点方法。

3.3.4危险废物处置场地下水监测点的布设参照GB 18598相关要求执行。

3.3.5生活垃圾填埋场地下水监测点的布设参照GB 16889相关要求执行。

3.3.6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地下水监测点的布设参照GB 18599相关要求执行。

3.3.7其他类型污染源地下水监测点的布设可参照以上方法。

转自:HB生态环境检测,侵权删

收藏
收藏0
分享
分享
分享
淘帖0
支持
支持0
反对
反对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上传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0

粉丝43

帖子1543

发布主题
关注我们
自动化监测技术交流

客服电话:010-62978778

客服邮箱:support@anxinjoy.com

周一至周五 8:30-17:30

地址:北京海淀区金隅嘉华大厦c座1005

Powered by Discuz! X3.2@ 2001-2013 Comsenz Inc. 京ICP备16000992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3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