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账户
52监测网

安全监测行业网站

亲爱的游客,欢迎!

已有账号,请

如尚未注册?

[热门文章] 科技部举行《全球生态环境遥感监测2023年度报告》新闻发...

[复制链接]
23 0
张女士 发表于 2024-2-4 08:53:26 | 只看该作者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一分钟快速注册,登录后可查看、下载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科技部举行《全球生态环境遥感监测2023年度报告》新闻发布会
2024-01-05 | 来源: 科学技术部网站


1月5日,科技部举行《全球生态环境遥感监测2023年度报告》新闻发布会,科技部国家遥感中心主任、全球生态环境遥感监测年度报告编委会主任赵静介绍了《全球生态环境遥感监测2023年度报告》的总体情况,并与科技部国家遥感中心副主任、全球生态环境遥感监测年度报告编委会副主任刘志春,全球生态环境遥感监测年度报告工作专家组组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郭华东,“全球土地覆盖变化对碳损失和碳吸收的影响”专题报告编写组组长、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研究员刘良云,“全球大宗粮油作物生产与粮食安全形势”专题报告编写组组长、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研究员吴炳方,“南北极与青藏高原冰雪变化及影响”专题报告编写组专家、同济大学教授谢欢一起回答了记者提问。

吕静:

各位女士、各位先生、各位新闻媒体的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

首先欢迎大家来到科技部,出席今天的《全球生态环境遥感监测2023年度报告》新闻发布会。我是科技部新闻发言人吕静。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保护生态环境、推动可持续发展是各国的共同责任。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科技部一直致力于通过运用科技创新手段来开展全球生态环境问题研究,满足国家重大战略需求。

科技部国家遥感中心自2012年起,持续开展“全球生态环境遥感监测年度报告”工作,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国际社会共同关切的议题开展全球及洲际尺度的生态环境遥感监测、分析和评估。

在保持继续性和强调发展性原则的基础上,科技部组织国内优势科技力量,完成了2023年度报告“全球土地覆盖变化对碳损失和碳吸收的影响”“全球大宗粮油作物生产与粮食安全形势”和“南北极与青藏高原冰雪变化及影响”3个专题报告的编制工作。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新闻发布会,向社会公众及行业部门公开发布上述3个专题报告,并借这个机会向全世界展示中国遥感科技界在生态环境监测方面取得的最新成果,传递中国科技界对践行全球生态环境保护,推动构建地球生命共同体的责任和担当。

首先我介绍下出席今天发布会的领导和专家,他们是科技部国家遥感中心主任、全球生态环境遥感监测年度报告编委会主任赵静女士;

科技部国家遥感中心副主任、全球生态环境遥感监测年度报告编委会副主任刘志春先生;

全球生态环境遥感监测年度报告工作专家组组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郭华东先生;

“全球土地覆盖变化对碳损失和碳吸收的影响”专题报告编写组组长,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研究员刘良云先生;

“全球大宗粮油作物生产与粮食安全形势”专题报告编写组组长,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研究员吴炳方先生;

“南北极与青藏高原冰雪变化及影响”专题报告编写组专家,同济大学教授谢欢女士。

现在,有请科技部遥感中心赵静主任介绍全球生态环境遥感监测2023年度报告的总体情况。

赵静:

各位媒体朋友,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上午好!首先,非常感谢科技部办公厅组织召开今天的全球生态环境遥感监测2023年度报告新闻发布会,也特别感谢各位记者朋友和专家光临今天的发布活动!

正如刚才主持人介绍的,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深度参与全球环境治理”等有关指示精神,科技部自2012年起组织编制并发布《全球生态环境遥感监测年度报告》。这项工作一方面对内服务于政府决策,基于年度报告产出的多项成果已经被采纳和应用,成为我国空天领域科技计划成果转化的有力抓手。另一方面,年度报告工作持续产出独立客观的监测分析数据,大力推动国产遥感数据产品开放共享,为世界各国开展生态环境科学研究和政策制定提供了有益信息参考。

面向“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有关要求,在保持继承性和强调发展性的原则基础上,2023年度报告共包含3个专题,一是“全球土地覆盖变化对碳损失和碳吸收的影响”,二是“全球大宗粮油作物生产与粮食安全形势”,三是“南北极与青藏高原冰雪变化及影响”。在报告编制过程中,国家遥感中心联合遥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着重把握三个原则:一是严格选拔优势团队。根据战略规划,建立了广泛征集选题、顶层专家提供专业化建议以及公开招标等工作规范,最终遴选出由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和同济大学牵头,联合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和武汉大学等国内优势科技力量共同编制报告。二是严格把控技术路线。报告综合利用多源遥感数据,采用长时序、高精度的监测方法及数据挖掘和并行计算技术,注重吸收国家科技计划和相关部门的研究成果,按照“卫星数据收集—数据产品生产—产品精度检验—报告编制完善—逐字逐句修改”这样的编制流程,确保报告的严谨完整。三是广泛征集领域专家的意见。在以徐冠华院士为组长的顾问组和以郭华东院士为组长的专家组的指导下,充分吸收多领域百余人次知名专家的意见,确保了报告的科学性和权威性。在此,我也代表国家遥感中心,代表年度报告的编制团队,向参与年度报告工作的各位专家致以诚挚的谢意!

第一个专题是“全球土地覆盖变化对碳损失和碳吸收的影响”,这是在2018年“全球碳源汇时空分布状况”专题之后,时隔5年再次发布碳相关专题报告。报告针对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13“气候行动”和目标15“陆地生物”,聚焦森林变化和不透水面扩张这两种最显著的土地覆盖变化方式,分析了森林损毁、森林恢复和不透水面扩张的时空变化特征,并从全球、洲际、生态分区等尺度分析了碳损失和碳吸收的综合效应,形成了1985—2020年全球森林损毁碳损失、森林恢复碳吸收和不透水面扩张碳损失等数据产品,可为开展全球土地覆盖变化对全球碳循环的影响研究提供科学的数据支撑。

第二个专题是“全球大宗粮油作物生产与粮食安全形势”,这是自2013年以来持续发布的一个专题系列,今年发布该专题系列第10个报告。在继承往期报告优秀成果的基础上,本期报告针对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2“零饥饿”,开展了2023年全球大宗粮油作物生产形势监测和全球粮食供应形势分析,评估了期间发生的典型气候事件和区域性突发事件对粮食生产能力的影响,并聚焦干旱减缓效应与耕地休耕现象,揭示了抗旱能力提升、耕地利用水平提高对稳定粮食生产所作出的贡献,可为应对全球粮食安全挑战、提高粮食生产韧性提供重要的决策和信息支撑。

第三个专题是“南北极与青藏高原冰雪变化及影响”,这是在2020年“南极冰盖变化”和2022年“北极地区冰雪与植被变化”专题的基础上,加入青藏高原的相关研究成果,综合分析了全球冰冻圈的冰雪变化情况及影响。报告针对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13“气候行动”,开展了南北极冰盖和青藏高原冰川物质平衡评估,分析了南北极冰盖与海冰和青藏高原积雪等参数的时空分布特征与变化驱动因素,探讨了其对全球海平面变化的贡献及影响,形成了南北极冰盖物质平衡、海冰密集度与厚度数据产品,以及青藏高原冰川物质平衡和积雪分布等产品,可为开展南北极与青藏高原环境变化对全球变化的响应研究、促进可持续发展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提供科学的数据支撑。

女士们,先生们!

2023年度报告的相关数据集产品已在国家遥感中心门户网站(http://www.nrscc.most.cn/)和国家综合地球观测数据共享平台(http://www.chinageoss.cn/geoarc)同步公开发布了,欢迎大家访问、下载和使用。

年度报告的编制与发布一直是国家遥感中心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也是我们国家参加国际地球观测组织(GEO)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中国科学院、教育部、农业农村部、自然资源部、国家航天局、中国气象局等多个部门在数据、人才及成果应用等方面都对年度报告工作作出了积极贡献。在此,也对这些部门表示衷心感谢!今后我们将继续踔厉奋发、开拓进取,坚持需求导向,加强协同创新,落实“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深度参与全球环境治理”的有关要求,为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贡献中国智慧和方案。

谢谢!

吕静:

谢谢赵静主任的介绍,下面进入提问环节。

新华社记者:

刚刚赵静主任提到了科技部从2012年起启动了全球生态环境遥感监测年度报告编制工作,今年是第12个年头了,这项工作取得了哪些成效,在推动全球科技创新协作和绿色发展方面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

赵静:

年度报告工作是我们科技部一项重要工作,是为了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以来关于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一系列要求而长期持续开展的,具体由遥感中心来实施。正如您刚才所说的,这是第12年了。年报工作紧扣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部门协同、内外结合、成果集成、数据共享、国际合作”为基本思路,已经形成了完善的发布机制,从四个方面概括成效和作用:

第一个是面向政府层面,我们提供了信息参考和决策的建议。比如我们持续发布全球大宗粮油作物生产形势的监测结果,被全球170多个国家的用户下载和使用,已经成为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的主要数据源。对增强粮油市场透明度提供了很好的信息参考。还有我们对“一带一路”生态环境也进行了监测,相关成果两次被《“一带一路”高分遥感信息支撑图集》采纳,为“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提供了信息支撑。此外,对重大灾害进行监测,给相关部门提供了应急决策的支持。还有我们明年已经在安排的一个沙漠方面的监测专题,可以为沙漠及周边地区荒漠化防治政策和生态恢复工作提供相关的数据支撑。

第二个,刚才介绍了国际合作是我们非常重要的原则,对于国际组织这块,我们提供了优质的公共产品。中国是国际地球观测组织(GEO)的联合主席国,我们通过GEO平台共享年度报告成果,陆续得到了联合国粮农组织(FAO)、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联合国亚太经社会(UNESCAP)等多个国际组织的高度肯定,特别是UNEP官方网站对我们每年发布的英文版本和数据产品都进行了展示和共享。

第三个方面,面向学者,我们也提供了科学数据和技术方法。12年来我们已经陆续发布了31个专题报告127个数据及产品,涵盖了森林、草地、湖泊、冰冻圈等诸多典型的要素。这些数据产品和专题报告均在国家综合地球观测数据共享平台上对全球免费开放共享。我们的高校、科研院所的学者、学生们都在此基础上开展了更加深入的研究,已经形成了一系列高质量的学术文章和研究成果。

第四个方面,还要再考虑面向公众方面,我们提供了科普的知识,还有专题的解读。通过我们的报告,公众可以进一步了解遥感这么一个非常专业的技术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究竟能发挥怎样的作用,让他们对我们所生活的环境也有一些不同的视角来理解、来认识。

可以这么说,年度报告工作是我国主动参与全球环境治理、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推动全球生态环境保护和绿色低碳发展的一个务实的行动,充分彰显了我们国家以科技手段应对全球生态环境问题的积极的态度和独特的贡献。未来我们将继续努力,加强年度报告相关的成果推广和应用,全面提升我们年报的品牌影响力,全方位支撑相关的工作,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促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作出我们遥感方面的贡献。

经济日报社记者:

今年粮油作物生产报告里提出来干旱减缓和耕地休耕对粮食生产有重要的作用,请专家介绍一下国内外粮食生产的主产区在干旱减缓方面有哪些有效的措施和经验?可否举例介绍下耕地休耕是怎么影响粮食产量的?

吴炳方:

干旱是影响粮食生产最主要的灾害。多年来粮食产量波动的主要原因就是干旱造成的,去年2022年,由于欧洲的高温热浪导致粮食减产,2012年美国的大旱也导致全球玉米减产。因此,全球所有的国家都采取不同措施来减缓干旱粮食生产的影响。中国、印度、巴基斯坦主要采取灌溉保障措施,减少干旱对粮食生产的影响。中国小麦种植面积超过53%左右的面积都由灌溉来保障,印度也是一样,巴基斯坦70%以上都是通过灌溉来保障。

灌溉不是唯一的措施,地膜覆盖也可以减少土壤水分消耗来保障粮食生产。我国广泛推广地膜覆盖来提高水分生产率,俄罗斯也在这方面采取了非常有效的措施,抵御干旱影响。

此外,是保护性耕作措施。美国、中国采取了很多保护性耕作措施来提高土壤的保水能力,抵御干旱的影响。

还有是抗旱品种选育,我国和印度的冬小麦品种的选育,法国玉米品种选育,都有效提高了作物本身抵御抗旱的能力,这四个方面是主要的抗旱措施。

全球来看,无论是小麦、玉米、大豆和水稻,减缓干旱对粮食生产影响的范围在46%~57%之间,还有40%以上地区的干旱措施还没有得到有效的缓解,如在欧洲、北美大部分地区、南美的南部,以及非洲大部分地区的抗旱措施减缓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只有提高抗旱减缓能力以后,粮食产量波动才会显著下降,提高粮食生产能力。

第二个问题是你提问的耕地休耕方面的问题,耕地休耕不完全是负面影响,主动休耕是为了提高耕地的地力,减少病虫害的影响采取的主动性措施。如果是被动休耕就会造成产量下降和波动。由于人口压力的增加,对粮食需求越来越高,以及气候变化的影响,过去二十年来耕地休耕的比例逐渐下降,反过来不一定有利于耕地的地力保护,以及防止病虫害的发生及防御。我国在休耕方面加大了力度,有利于培养地力并防止病虫害的发生。全国累计休耕超过两亿亩,这样可以让耕地土壤得到休养生息来提高地力。被动性休耕对粮食产量影响就比较被动、比较大。突发事件导致的休耕就会影响粮食生产,甚至危害粮食安全。

中国新闻社记者:

三个报告中有一个“南北极与青藏高原冰雪变化及影响”报告,之前听过南极专题报告和北极的专题报告,今年三极报告和之前的相比较,有什么特点和不同的地方?在这方面取得了哪些成果?

赵静:

这个专题是由同济大学的老师为主来编写的,请同济大学的谢欢教授进行回答。

谢欢:

今年发布的冰冻圈专题报告跟2020年的南极报告、2022年的北极报告相比,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的扩展,一个是研究区域有扩展,第二是内容参数有扩展。今年的专题报告“南北极与青藏高原冰雪变化及影响”是把南极、北极和青藏高原作为整体的研究对象,特别是利用了我们国家基于国内外遥感卫星资料研究获得的成果,评估了南北极冰盖与青藏高原冰川物质平衡,以及对全球海平面变化贡献。还有南北极海冰密集度与厚度,青藏高原积雪分布的时空趋势,还分析了各个气候因素对以上冰冻圈要素变化的驱动作用,在研究区域和内容参数两个方面都有一定的扩展。这里面也得到一些重要的研究成果。

第一是发现了2001年到2020年间受到全球气候变暖影响。南极冰盖、格陵兰冰盖、青藏高原的冰川总体上都是呈现了物质损失的状态,物质损失会导致全球海平面上升,但是不同区域表现出了不同时空分布特征。如果全部融化的话,南极冰盖全部融化会使全球海平面上升大概58米,南极的东南极呈轻微的积累状态,而西南极和南极半岛存在着明显的物质损失的加速现象,也是我们现在南极对全球海平面上升的主要贡献区域。如果格陵兰冰盖全部融化的话,它的冰储量会使全球海平面上升大概七米。目前来说,格陵兰冰盖是西部物质损失比东部的要更加明显一些,并且它的显著特征是通过冰盖表面的径流来流失物质,并且物质损失伴有比较明显的季节和年际变化的特征。青藏高原的最大物质损失区域是藏东南,还有横断山脉地区,喀喇昆仑区域的冰川也存在微弱的物质损失趋势。只有在整个青藏高原西北缘的西昆仑山区域的冰川呈现物质微弱的积累。

第二是发现了在三个区域冰的物质损失对全球海平面上升的影响。目前格陵兰冰盖贡献是最大的,其次是南极冰盖的贡献量,再次是青藏高原的冰川影响相对弱一些。它们主要的驱动因素都是与温度上升和全球变暖密切相关。南极冰盖的物质损失与南大洋绕极深层暖流入侵冰盖和冰架也有着一定的关系,格陵兰冰盖物质损失跟气温上升所引起的表面径流和物质流失加速有关,青藏高原冰川物质损失的原因一方面是气温上升,另一方面是季风和西风作用。目前从监测结果来看,北极海冰密集度有非常明显减少的趋势,厚度显著变薄。南极的海冰变化趋势就要复杂一些,这样一个趋势还需要进一步研究才能确定。青藏高原的积雪面积比例在逐年减少,但是存在着空间分布的不均匀性。以上就是报告得出的重要的研究成果,谢谢!

科技日报社记者:

请问郭华东院士,我国遥感数据技术处理经历了怎样的技术变革,遥感技术怎样服务于可持续发展?还有一个小问题问下谢老师,您刚才说的冰川冰盖物质损失可以简单地理解为冰川冰盖的融化吗?

郭华东:

国际上遥感的诞生是在1962年,距今61年了,中国的遥感严格来讲是四十多年的历史。你问的这个问题图象处理技术经过了怎样的技术变革,简言之可以说经历了三个阶段,七十年代中后期刚开使用遥感的时候,主要是做一些光学图像处理和目视判读,这中间定性的成分比较强,后来进入到计算机图象处理阶段或数字处理阶段,它显著的特征就是定量处理的特征比较明显了。后来也可以说进入了第三个阶段,也可以说是智能处理阶段,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人工智能无所不在,在这样一个前提之下,智能处理反映了它处理技术的智能化,也反映了进入大数据时代,大数据范式的体现,主要从数据里面直接读取一些科学发现。这样三个阶段刻画了整个遥感领域四十多年的发展历史,国际上六十多年的发展也基本上印证了这么一个轨迹。遥感本身由四个方面组成,遥感平台、传感器、图像处理和遥感应用这四个方面组成。如果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像我们国家遥感平台从飞机到低轨、中轨、高轨卫星,一直到月基对地观测的概念这几年发展很快。从传感器来讲,一开始的扫描仪发展到现在以成像雷达、成像光谱、激光雷达为代表的三大前沿领域的发展,也在世界上占据了很好的位置。从遥感应用角度来讲,中国是一个大国,中国政府对遥感数据非常重视,有着强烈的国家需求,在强烈需求牵引下,我们国家在农、林、地、矿、海洋、城市等方面都作出了很好的贡献,遥感的综合效益从区域到全球的、从静态到动态的应用也展现了很好的效果,总而言之,这些年来发生了巨大的变革。

第二个问题讲到遥感怎么来支撑可持续发展这方面的工作,可持续发展也可以理解为对我们居住地球的现象的一种延续的观测。事实上卫星记录的是人类活动和我们地球表面相互作用形成的信息记录,在这个基础之上再分析我们可持续发展的议程。可持续发展议程17个目标也好,169个子目标也好,事实上来讲,方方面面的信息都有,但是遥感在里面不是万能的。从17个目标来讲,经过分析6~7个是遥感能发挥重要作用的。像刚才讲到的一些SDGs13“气候变化”,讲到农业零饥饿等等,在地球表面使用范围比较广、大尺度,每个月、每天都在变化,变化频率比较高,于是遥感它的快速动态、宏观这么一种作用恰好可以对这些目标进行监测、观测和评价,从这个意义来讲,对一些大尺度动态的目标进行监测没有比遥感更好的手段了。用遥感这种手段再加上其他的大数据资源,用人工智能的方法综合起来进行分析判断,得出我们的规律,形成能够贡献全球的一些数据、方法论,供政府决策支持的一些科学结论。所以遥感在联合国的可持续发展议程和它的目标监测里面,可以发挥非常重要的、有时候是核心的、甚至是唯一的作用,简言之,遥感在可持续发展的研究中是大有可为。

谢欢:

一般说到冰盖和冰川的物质损失,指永久性冰损失,主要包括表面融水和冰物质以冰流形式输入海洋。以南极和格陵兰为例,冰盖受到地形和重力影响,冰流从中央流向边缘,再进入海洋。同时由于温度上升,冰流产生表面融水。因此,当融水和冰流跨过冰盖边缘、进入海洋时,造成了海平面上升。

光明日报社记者:

报告提到森林是全球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介绍一下当前通过这次监测,全球森林的总体情况和变化是怎样的,这种变化对气候变化会有怎样影响?这里有一个比较专业的词,请专家再给解释一下,不透水面,正常播新闻的话这个词不太容易理解。

刘良云:

森林是全球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约占全球陆地面积的1/4和全球植被碳储量77%,森林变化主导了陆地生态系统的碳收支。当前科学家对于森林覆盖变化和它的碳效应评估还存在着巨大的不确定性。精细分辨率的遥感数据能够捕捉到细微的人类活动导致的土地覆盖变化,对于支撑高可信度森林覆盖变化及其碳效应估算意义重大。我们利用30米精细分辨率1985年到2020年的长时间序列全球陆地卫星数据监测了35年来全球森林覆盖率变化,发现:

(1)全球森林损毁持续增加,其中热带地区的森林损毁面积最大,起主导作用。35年间,全球森林损毁面积高达582.17万平方公里,其中热带森林损毁面积高达330.61万平方公里。全球森林损毁的速率呈现加快趋势,1985—2000年和2000—2020年的全球森林损毁速率分别为每年12.2万平方公里和28.4万平方公里,2000年前后的增加幅度达1.2倍。

(2)森林恢复在减缓森林面积减少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过去35年间,也有342.16万平公里的森林恢复,其中亚洲、非洲、北美和南美洲的恢复面积贡献最大,分别是86.01万平方公里、80.36万平方公里、62.13万平方公里和61.11万平方公里,在全球分别占比是25.14%、23.48%、18.16%和17.86%。

(3)森林损毁和森林恢复的综合结果表现为森林面积的持续减少。35年间,全球森林面积净减少了240.01万平方公里,主要转变为耕地占了37.24%,灌木地27.07%和草地13.31%。热带区域的森林面积减少是最多的,高达141.91万平方公里,占比59.13%。

森林损毁对气候变化具有重大影响。首先,会导致生态系统的碳损失,并大幅降低陆地生态系统的碳汇功能和其他生态功能。森林恢复通过吸收大气的二氧化碳把大气的二氧化碳固定下来,维持整个地球系统的碳平衡,能够显著减缓温室气体效应。因此,森林变化表示为两个效应:一方面全球森林损毁共造成了约342.2亿吨的碳损失,另一方面全球森林恢复带来碳吸收为98.4亿吨碳。森林恢复带来的固碳效益虽然呈现增加趋势,但只能抵消同期森林损毁的碳损失的30%左右,这个角度来看,森林可持续利用、恢复和保护的目标并没有实现。

不透水面这个专业词与人工建设用地密切相关,包括道路的建设、城镇建设。不透水面直观理解就是水降到地表以下不会直接垂直渗下去,通过地面径流流走,是一个略具有专业性的描述,可以等同于人工建设用地或二者具有很大的相似性。

吕静:

刚才光明日报记者提了非常好的问题,在我们整个报告的解读过程中,通过科普让公众了解科技工作者所做的工作以及它的意义,是记者很重要的一项工作,特别愿意加强与媒体朋友们的沟通和交流。下面继续提问。

人民日报社记者:

“不透水面”不知道英语怎么说,作为专业的人士很好理解,普通公众这个词本身读起来理解起来,能不能翻译成不透水地面是不是理解起来会更好一点?

刘良云:

的确您说的意见非常好,不透水面这个词来源于英文,习惯于翻译为不透水面或不透水层。的确,它就是不透水地面或不透水地表,在面向公众媒体用这种表达的确感受会更好一些,特别谢谢您的意见。

郭华东:

层还有一个立体的概念,面是二维的概念,层描述的更准确一些,透水到10厘米、20厘米是层的概念。如果面仅仅是地表,层描述可能更准确,更科学。

中国日报社记者:

科普的问题,在看森林损毁和森林恢复这些词汇的时候,都是比较好理解的,但是看到碳损失觉得稍微超纲了,碳损失的意思,我理解是不是地表的一些碳的存在形式,排放到大气中去了就叫碳损失。对生态环境或者人类生活有哪些方面的影响,从地表方面、大气方面、气候方面,具体反映出哪些?

刘良云:

的确提得非常好,您刚才说得比较准确了。森林碳损失和碳吸收是相对于大气的碳交换量,森林砍伐、火灾这一类型的森林损毁,它会把碳从森林生态系统排到大气中间去,这种从陆地生态往大气中排放就称为陆地生态系统碳损失。碳吸收指把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固定在森林生态系统里,以森林生物量、土壤有机碳增加的形式把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固定下来,称为碳吸收。

中国日报社记者:

几百亿吨排放指碳元素这么多吨?实际上会对整个地球生态环境造成多大的影响,有没有比较形象一些的表述?

刘良云:

的确是这样的,我们说的碳排放有两个定义,一个指碳元素,1个GT碳也就是10亿吨碳;另外一个是与大气二氧化碳交换量,可以乘以一个常数,也就是44/12或3.67,碳就可以换算为二氧化碳。森林变化的碳损失量有多大,公众并不是太理解。过去35年森林损毁的碳损失为300多亿吨碳,相当于当前3.5年左右的化石燃料与工业活动碳排放。

吕静:

时间关系,最后一个问题。

中央人民广播电视总台央视记者:

注意到2023年三个专题都属于生态环境热点问题和重点区域选题,请老师们介绍一下年报工作是怎么来确定这个选题的,2024年又确定了哪些选题?

刘志春:

年报工作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指示精神,落实科技创新“四个面向”要求,紧扣生态文明建设和全球环境治理主题,充分发挥遥感技术的优势。选题是年报工作的重要环节,在2012年启动这项工作的初期,遥感中心就围绕选题工作,每五年制定选题规划,并建立了年报的选题库。同时每年结合最新的国际国内的热点,遵循四个原则来确定选题。

一是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国际社会的普遍关切。突出可持续发展目标,聚焦山水林田湖草沙冰等生态环境典型要素,“双碳”目标与气候变化、粮食安全、生态退化等热点问题,以及“一带一路”等重点区域。

二是面向国际科技前沿。通过国家科技计划超前部署,在研究和应用领域形成成果优势。年报工作就将这些创新的成果进一步地提炼和转化,持续地产出优质的公共产品和解决方案。

三是充分发挥遥感技术的优势。遥感技术已越来越广泛和深入地应用于各行业领域,特别是在宏观尺度对生态环境变化监测有优势。今年我们的监测对象,从北极的冰雪扩展到了青藏高原的冰川,森林碳损失与碳吸收、耕地等要素,未来还进一步聚焦全球主要沙漠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等方向。

四是考虑生态环境变化监测的周期性规律。例如,粮油作物生产周期较短,我们每年度,甚至每个季度都会开展监测分析;对于森林、草原、湖泊这类生态环境要素,从全球尺度来看,它的变化就较为缓慢,可以5~10年为一个周期进行长序列的监测。

按照我们前期的顶层设计和战略规划,经过选题征集、交流调研和专家的研讨遴选,目前我们已经确定了2024年两个专题的方向是“全球主要沙漠地区生态环境变化”和“全球大宗粮油作物生产和粮食安全形势”。也希望各位媒体朋友能够继续关注和支持我们。

吕静:

谢谢各位媒体朋友的关注和提问,今天提问环节到此结束。最后感谢各位媒体朋友,今天所讨论的生态环境问题,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遥感技术由于它的严谨性、科学性、专业性,报道宣传的时候还是有一定难度,特别感谢和希望媒体朋友们能够用自己手中的笔搭建一座桥,为我们专业的遥感技术到普通公众的理解之间打通渠道。希望大家进一步向公众普及遥感知识,让全世界和全社会都了解到中国的遥感领域开展的卓有成效的工作,以及我们在推动可持续发展方面做的不懈努力。

今天的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收藏
收藏0
分享
分享
分享
淘帖0
支持
支持0
反对
反对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上传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0

粉丝1

帖子482

发布主题
关注我们
自动化监测技术交流

客服电话:010-62978778

客服邮箱:support@anxinjoy.com

周一至周五 8:30-17:30

地址:北京海淀区金隅嘉华大厦c座1005

Powered by Discuz! X3.2@ 2001-2013 Comsenz Inc. 京ICP备16000992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3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