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账户
52监测网

安全监测行业网站

亲爱的游客,欢迎!

已有账号,请

如尚未注册?

[自动化监测] 地质灾害监测项目及方法

[复制链接]
441 0
Nino 发表于 2022-10-17 13:34:08 | 只看该作者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一分钟快速注册,登录后可查看、下载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Nino 于 2022-10-17 13:34 编辑

崩塌监测
崩塌应进行地表位移、裂缝位错和降雨量的监测,还可选择多形态、运动轨迹和运动参数等项目进行监测。


崩塌监测方法

崩塌监测点的布设应符合下列要求:
a) 地表位移监测点应主要布设在崩塌体上;
b) 裂缝监测点应安设在裂缝两侧,且宜布设在裂缝较宽或位错速率较大部位;
c) 多形态监测点应安设在崩塌体表面;
d) 监测运动轨迹和运动参数的视频监控摄像机应安放在崩塌影响范围以外;
e) 雨量监测点宜布设在崩塌影响范围以外地势较高且稳定的地段。

崩塌监测频率的确定应综合考虑危害对象、稳定状态、自然条件等因素,并能系统反映所监测
项目的重要变化过程及变化时刻。

崩塌监测频率应符合下列要求:
a) 采用自动化监测时应实时连续监测;
b) 处于不稳定状态的崩塌,监测频率应每天不低于1次;
c) 处于欠稳定状态的崩塌,监测频率应每周不低于1次;
d) 汛期、冻融期应加密监测,出现不稳定状况时,宜数小时1次。

崩塌监测精度应符合下列要求:
a) 水平位移监测点坐标中误差不超过3.0mm;垂直位移监测点测站高程中误差不超过1.5mm;
b) 裂缝位错监测精度,对于裂缝计法监测精度不低于0.2mm,对于简易测缝法监测精度不低于0.5mm;
c) 降雨量监测精度不低于0.1mm。

滑坡监测


滑坡监测分级

不同监测级别的滑坡监测项目应按滑坡监测项目确定。


滑坡监测项目


滑坡监测方法

滑坡监测频率应根据监测级别、发育阶段、稳定状态、自然条件等因素确定,并能反映所监测滑坡体重要变化过程及典型变化阶段监测频率的确定应符合下列要求:
a) 自动化监测应连续;
b) 人工监测频率应根据滑坡的稳定状态确定,对处于不稳定状态的滑体,应每天不少于1次;
c) 在汛期、冻融期应加密监测;
d) 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应提高监测频率:
       1) 监测数据变化较大或速率加快;
       2) 滑坡及周边大量积水、长时间降雨等不利天气;
       3) 地面不利荷载突然增大或减小;
       4) 坡体裂缝异常变化、前缘地下水变浑浊或水位快速变化;
       5) 其他影响滑坡及周边环境安全的异常情况。

监测精度应根据监测级别、监测项目、变形速率、监测方法等因素按滑坡监测精度表确定。


滑坡监测精度

泥石流监测

泥石流监测分级


泥石流监测项目


泥石流监测方法

泥石流运动特征监测点和视频监测点布置,应根据下游居民点、重要设施、保护区撤离等防灾救灾所需提前报警的时间和泥石流运动速度确定。监测断面距防护点的距离可按下式估算。

L ³ t ×Vc
式中:
L—监测断面距防护点的距离(m);
t—需提前报警的时间(s);
Vc—泥石流流速(m/s)。


泥石流监测点、断面布设

地面塌陷监测
地面塌陷应监测垂直位移、水平位移、建(构)筑物倾斜、裂缝张合,必要时可监测地下水水位、降雨量、土壤含水率等


地面塌陷监测方法

地面塌陷监测点的布设应符合下列要求:
a) 地面塌陷监测点布设范围应外延到地面塌陷影响区以外50m;
b) 地面塌陷的监测点应布置在变形速率大、塌陷坑边缘、重要建筑设施等地段;
c) 基准点和工作基准点布设和选择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基准点设置不应少于3个,必要时可增设1~2个基准点;
       2) 基准点应设置在变形区以外的视野开阔区,且易于长期保存的稳定岩土体上,便于与工作基点联测;
       3) 工作基点根据需要设置,便于校核校验;
       4) 工作基点应与基准点构成能够满足精度要求的监测网形,宜埋设在方便观测和稳固的基础上。

地面沉降监测
地面沉降监测项目应根据沉降发育特征、监测目的和要求等确定,包括地表沉降监测、分层沉降监测、地下水水位监测和孔隙水压力监测等。


地面沉降监测方法

地裂缝监测
地裂缝监测项目宜包括以下内容:
a) 地裂缝两侧地面的垂直位移、水平位移及相互错动位移,计算其差异变形量;
b) 地下水水位动态监测;
c) 建(构)筑物裂缝的拉张、扭动或垂直位移量。

地裂缝监测项目与监测方法

监测点的布设应符合下列要求:
a) 监测剖面线应跨越地裂缝活动带,与其整体直角或大角度相交,监测剖面应覆盖地裂缝活动影响范围并向其影响带外延伸10m~20m,在影响带外侧分别布设不少于1~2个监测点;
b)每条剖面线监测点数量应能控制地裂缝影响带宽度,依据影响带内主要裂缝的发育和组合确定;
c) 3监测点布设在地裂缝两侧,在地裂缝两侧活动较为强烈地段、裂缝宽度最大处、走向明显变化处及延伸末端均应布设短水准剖面监测点,其它位置按照不少于3~5组/km布设,每个监测区域不应少于3条监测剖面;
d) 在地裂缝活动速率大于10mm/a地段,应布置三维变形监测点;
e) 对地下水开采漏斗区域分布的地裂缝,宜在其两侧布设地下水水位监测点,必要时在地裂缝两侧布设地下分层沉降监测点;
f) 监测点(桩)应选择在安全稳定、易于保存和寻找、便于监测的位置,不宜埋设在土质松软、短期因工程建设易于毁掉的地段。

地裂缝监测精度要求

监测频率应根据地裂缝发育特征、活动速率和监测项目等确定,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a) 地裂缝监测正常情况下每月监测1次,如遇地下水变化较大、地震活动及其他特殊情况加密监测;
b) 地下水动态监测每月不少于1次,在汛期及其他特殊情况可加密监测。地下水动态持续观测时间宜与地裂缝监测周期一致;
c) 自动化监测可根据地裂缝发展活跃程度设定监测数据采集频率,不低于1次/天,异常变化时可加密监测


收藏
收藏0
分享
分享
分享
淘帖0
支持
支持0
反对
反对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0

粉丝43

帖子1543

发布主题
关注我们
自动化监测技术交流

客服电话:010-62978778

客服邮箱:support@anxinjoy.com

周一至周五 8:30-17:30

地址:北京海淀区金隅嘉华大厦c座1005

Powered by Discuz! X3.2@ 2001-2013 Comsenz Inc. 京ICP备16000992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300号